何必萧骚赋远游,柴门流水日悠悠。
人逢末俗营三窟,天置吾侪自一邱。
儒不楚坑原自贱,书经秦火尚堪收。
羝羊自识藩间意,涕泪何须学楚囚。

何必萧骚赋远游,柴门流水日悠悠。

人逢末俗营三窟,天置吾侪自一邱。

儒不楚坑原自贱,书经秦火尚堪收。

羝羊自识藩间意,涕泪何须学楚囚。

注释:

  • 何必萧骚赋远游:何必写离愁别绪的诗篇来抒发对远方的游历之情。
  • 柴门流水日悠悠:柴门旁的小溪潺潺流水,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 人逢末俗营三窟:人们在社会末世风气下,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建造多个“窝点”。
  • 天置吾侪自一邱:就像天地赋予了我们一块土地一样,我们应当自给自足,不受外界影响。
  • 儒不楚坑原自贱:古代儒家并不以被楚地坑杀为耻辱,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
  • 书经秦火尚堪收:即使《尚书》等经典在秦朝被焚烧,但仍有许多值得保留的文献。
  • 羝羊自识藩间意:比喻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立场。
  • 涕泪何须学楚囚:哭泣流泪并不是因为悲伤到像楚怀王那样失去国家,而是由于内心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严绍宗创作的《丙舍二首》,其中第一首《阳溪丙舍二首其一》主要表达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世事纷扰时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