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寂寂满苍苔,谁遣名花烂漫开。
始信无私均覆载,不因蔀屋废栽培。

【解析】

此诗是作者赞美牡丹的诗作。首联“庭中牡丹开花特盛 其一”:庭院中的牡丹开得正盛。

颔联“谁遣名花烂漫开”,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同时暗含对那些不爱惜、不栽培这些名花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颈联“始信无私均覆载”,诗人由牡丹想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认为万物都有生长、发展的规律,只有顺应这个自然规律,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尾联“不因蔀屋废栽培”,诗人认为虽然有些地方贫穷落后,但是只要有人去努力,去栽培,那么这个地方也一定会繁荣富强。诗人用“蔀屋”代指贫穷落后的地方,表达出了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

【答案】

译文:

庭院里的牡丹开得正盛。

是谁派遣着名花烂漫地开放?

我方始知道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不因小屋的简陋而废弃栽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借咏赞牡丹来抒发胸臆之作。首联写庭院里开得特别盛的牡丹。“闲庭寂寂满苍苔”,庭院虽幽静,却长满青苔,说明很长时间没人打扫。诗人在寂寞清冷的庭院中看到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茂盛,不禁发出惊叹:“谁遣名花烂漫开?”这一句看似疑问,实际上是反诘,是对那些不爱惜、不栽培这些名花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颔联写牡丹之所以如此烂漫,正是因为它无私地覆盖了大地,没有因为小屋的简陋而废弃栽培。诗人用牡丹来比喻世间万物,认为万物都有生长、发展的规律,只有顺应这个自然规律,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颈联写诗人从牡丹身上得到了启示,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不因小屋的简陋而废弃栽培。诗人用“蔀屋”代指贫穷落后的地方,表达出了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

末联诗人用牡丹喻人,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一切,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