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头鸡喔喔,骢马凌秋向西岳。
岳前石子何荦确,绣衣侍者斧在握。
冠上神羊峨一角,西抵龙荒北幽朔。
百二河山眼中邈,渭水清清泾水浊,须君激扬无惮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以送邢侍御出按秦中为主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第一句:“分韵得岳字送邢侍御出按秦中”
- 诗句解释:通过分韵的方式得到了“岳”这个字,并以此作为诗的题目来写。
- 关键词注释:”分韵”指的是古代文人聚会时的一种习俗,即用韵文来交流。”岳”在这里指的是山名或地名,这里特指西岳华山。”岳”字在此处作为主题词。
- 赏析:这一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和背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二句:“函谷关头鸡喔喔,骢马凌秋向西岳”
- 诗句解释:函谷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这句话描绘了函谷关的清晨景象以及主人公骑着骢马上路的情景。
- 关键词注释:”函谷”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关隘。”鸡喔喔”形容天刚亮时的鸣叫声。”骢马”是一种青色的马,这里代指骑马的人。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动态,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第三句:“岳前石子何荦确,绣衣侍者斧在握”
- 诗句解释:描述华山前的石子路如何崎岖不平,以及一位身着绣衣、手拿斧头准备开山的侍者形象。
- 关键词注释:”石子”表示山路的不平之处。”岳”再次出现,强调地点。”绣衣”是指穿着华丽的衣服,这里指穿着官服的侍者。”斧”指的是开山的工具。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比山路的崎岖与侍者的坚定决心,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即将开山的英雄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第四句:“冠上神羊峨一角,西抵龙荒北幽朔”
- 诗句解释:描述了一位头戴神羊角冠的侍者,他正准备向西进发,前往遥远的龙荒和北幽之地。
- 关键词注释:”冠上”指的是戴在头上的帽子。”神羊”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借指侍者的威武。”峨一角”表示帽子上装饰有一角。”龙荒”和”北幽”都是形容遥远的地方。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侍者的装束和行进的方向,展现了他的英勇和远大的志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
第五句:“百二河山眼中邈,渭水清清泾水浊”
- 诗句解释:通过对比渭水和泾水的清澈与浑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山河的忧虑和担忧。
- 关键词注释:”百二”是古代对长江流域的称呼,意为重要的地区。”河山”指的是国家的山河。”眼中邈”表示视线所及之处遥远而模糊。”清清”与”浊浊”分别形容渭水和泾水的水质。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渭水和泾水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以及对治理黄河、保护国土安全的呼吁。
第六句:“须君激扬无惮数”
- 诗句解释:鼓励邢侍者在为国家开疆扩土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大胆前行。
- 关键词注释:”激扬”表示振奋精神、勇往直前。”无惮数”意味着毫无畏惧、勇往直前。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邢侍者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在为国家效力的道路上能够勇敢无畏,不畏艰难。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