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复渡河,佳兴未能尽。
每当路穷处,更着祠官引。
山女何处来,石上洗秋菌。
【注释】:
入瓮石口四首 其二:指《入瓮》一诗。
穿林复渡河:指作者游历山林、渡水过河的旅途经历。
佳兴未能尽:美好的兴致还没有尽情发挥完。
每当路穷处,更着祠官引:每当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总有官吏来引导。
山女何处来:山中的女神从哪里来的?
石上洗秋菌:在石头上洗涤秋天的菌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入瓮》诗的第二首。此诗写诗人游历山川、涉水渡桥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写得明白如话,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富有理趣。
起句“穿林复渡河”,点出作者的旅途。接着写途中所见:“佳兴未能尽”。这两句说明,尽管沿途美景很多,但诗人的游兴还未能尽情施展。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作者的游兴未尽,又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远和时间之长,为下文作了铺垫。
“每当路穷处,更着祠官引。”这里说,每到山路走不通时,就会有官吏出来引导。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祠官”即庙官、祠使等地方官吏。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游客,防止迷路。因此,每到山路走不通行时,他们就会出现,为游人指路。这种描写既形象又生动,使人感到亲切而有趣。
“山女何处来,石上洗秋菌。”这两句诗是写山女的。“山女”,指山上的女居民或仙女。她们生活在山林之中,过着清静的生活。“石上洗秋菌”一句,是说她们经常在石头上洗涤秋天采来的菌子。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也写出了她们生活的环境。“山女”,是诗人对当地妇女的一种美称。她们生活在山林之中,勤劳朴实,美丽可爱。她们的劳动生活,为诗人所赞美和歌颂。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游历见闻,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也表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