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荆门不断山,西通巴塞北秦关。
四方群盗何时息,五月征夫且未闲。
羊祜冢荒碑七尺,武侯祠古屋三间。
苍凉云日江村午,愁绝东流去不还。
【注释】
荆门:指湖北宜都县的荆门山,为长江三峡之一。北秦关:指甘肃天水郡的秦岭关口。羊祜(hu):晋朝大臣,曾任征西大将军,镇守襄阳。武侯祠: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苍凉云日江村午:苍凉:荒凉凄凉。云日:指云和日。江村:泛指江边村镇。东流去不还:流水向东流而不回头。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宣城道中时写的一首纪行之作。
首联“路出荆门不断山,西通巴塞北秦关。”诗人从宣城出发,经过荆门山,越过长江。他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一直向西延伸,直达西南边的巴地和西北边的秦地。
颔联“四方群盗何时息,五月征夫且未闲。”这是写旅途中的所见。当时天下动乱,四方盗贼横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平息;征夫们忙于征战,没有时间休息。
颈联“羊祜冢荒碑七尺,武侯祠古屋三间。”这是写旅途中的所闻。羊祜是一位贤臣,他在荆州一带治理有方,死后被百姓尊为神君;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他的庙宇建在成都。这两句诗人对这两位历史名人进行了追忆。
尾联“苍凉云日江村午,愁绝东流去不还。”这是写旅途中的所感。诗人站在江村的高处眺望着夕阳,只见一片云霞,天色苍茫,江水悠悠。他不禁感慨万千: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这首诗以旅途见闻为题材,抒发了诗人的乡思。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凝炼而又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