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慈母六旬馀,我别何人问起居。
老去梦魂惟故国,病来甘旨有园蔬。
春衣密线怀东野,夜杼鸣梭愧子舆。
虚信宦游兼色养,一年回首半征车。
【注释】
汝州道中:在汝宁(今河南临川)的官道上。
北堂慈母:指作者的母亲。北堂,是古代妇女所居之处。
何人:指什么人。
梦魂:梦中的灵魂。
甘旨:美食佳肴。
春衣密线:春天的衣裳缝得十分细密。
东野:指陶渊明。东晋时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屈志去职。
夜杼鸣梭:夜晚纺织的声音。
虚信:空有名分。
宦游:在外做官。
色养:指饮食调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仕途不顺,屡遭贬谪时写给其母的信。全诗以“梦魂惟故国”领起,写诗人思念故乡之情;以下四句写自己虽身处异地,但仍然关心母亲的饮食起居,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孝心及自己的处境;最后二句,写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评价和感慨,表达了自己虽然宦游在外,但依然不忘养生之道的人生态度。
首联“北堂慈母六旬馀,我别何人问起居。”点出题意,直陈其事。诗人把母亲比作“北堂”中的“慈母”,这是从生活起居的角度来写的。诗人离家已久,他的母亲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不能自理生活。“别何人问起居”,是说自从离别家乡以后,不知道该问谁的生活起居之事。这两句是实写,但其中却蕴含着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重亲情、尊长辈的社会风气。
颔联“老去梦魂惟故国,病来甘旨有园蔬。”承上启下。诗人由对母亲的思念转而写自己的处境。这里,诗人把自己的处境与自己的母亲相比拟:“老去”与“六十”,“梦魂”与“故国”,“病来”与“甘旨”。这四个词语都含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为,诗人的“故国”是他在仕途上失意时才想到的。所以,“故国”二字就包含了诗人对自己前途渺茫的担忧和忧虑。而“甘旨”一词则又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母亲的饮食起居,从而更加突出了自己在外地漂泊的艰辛。
颈联“春衣密线怀东野,夜杼鸣梭愧子舆。”承前启后,继续写自己的处境。“春衣”与“甘旨”,都是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春衣”是说自己在外飘泊,身无长物,连衣服都穿不暖和。“夜杼鸣梭”则进一步写自己在外飘泊的艰难。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自己在外飘泊的艰辛,也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尾联“虚信宦游兼色养,一年回首半征车。”收束全诗,抒发感慨。诗人用“虚信”二字表明自己在外飘泊的原因是为了奉养母亲。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奉养好母亲,那么其他名利就不必过于追求了。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