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秋晚过渔阳,山海关前开讲堂。
贾谊献书心耿耿,郑虔去国鬓苍苍。
盘中苜蓿明朝日,池上芙蓉冷夜霜。
闻说此乡多俊彦,应传衣钵到门墙。

【诗词】

送史徵贤司训抚宁

客车秋晚过渔阳,山海关前开讲堂。

贾谊献书心耿耿,郑虔去国鬓苍苍。

盘中苜蓿明朝日,池上芙蓉冷夜霜。

闻说此乡多俊彦,应传衣钵到门墙。

【注释】

  • 客车:古代官员出行时乘坐的车辆。
  • 过渔阳:经过渔阳郡(今天津市蓟州区)。渔阳在今天的河北和天津交界处。
  •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历史上是重要的关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 讲堂:指设立的学校或讲学场所。
  •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向汉文帝上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未能被采纳。
  • 郑虔:唐代诗人、画家。他曾任长安县尉,后来因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长安,前往蜀地任职。
  • 盘中苜蓿:比喻珍贵的菜肴。
  • 池上芙蓉:形容荷花盛开的景象。
  • 俊彦:才智出众的人物。
  • 衣钵:佛教禅宗师徒传授学问和技艺时所用的法器。这里指代传承的学问和技艺。
  • 门墙:原指家门和围墙,后泛指学校或师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福以及对友人才华和成就的期待。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即将赴任的地点(渔阳)和工作性质(讲授儒学),以及友人离开时的不舍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同时,诗中的比喻(如“盘中苜蓿”、“池上芙蓉”)也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