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籍籍振英声,白简棱棱下玉京。
风动嵩行秋气爽,月明伊洛晓尘清。
神羊影过千人避,骏马声长万里轻。
老我病多乡思切,碧梧山下拟归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赠别东塘毛侍御北还》。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解释:
乌台籍籍振英声,白简棱棱下玉京。
乌台:这里指的是唐朝的御史台,位于长安城外的乌台上。乌台籍籍,形容御史台的官员们威武严肃,名声远扬。
白简棱棱下玉京:白简,指御史台的文书。棱棱,形容文字锋芒毕露。下玉京,指御史台在京城长安的地位崇高。
风动嵩行秋气爽,月明伊洛晓尘清。
风动嵩行秋气爽:这里的“嵩”是指洛阳,因为洛阳地处嵩山附近而得名。秋风扫过洛阳城,带来了一丝凉爽。
月明伊洛晓尘清:伊洛,指伊水和洛水,是中国古代的两条河流,流经洛阳。晓尘清,意味着在明亮的月光下,洛阳城的尘埃都被洗净了。
神羊影过千人避,骏马声长万里轻。
神羊影过千人避:这里的“神羊”可能是指某种传说中的神兽,它的影子掠过洛阳城时,引起了人们的敬畏。
骏马声长万里轻:骏马的奔腾声传遍万里,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老我病多乡思切,碧梧山下拟归耕。
老我:形容自己年岁已高,身体衰弱。病多,形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
乡思切: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深重。
碧梧山下拟归耕:碧梧山,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山上有一座古庙,庙旁有一棵大梧桐树,因此得名。拟归耕,表示打算回到故乡耕种。
赏析:这首诗是王昌龄赠别东塘毛侍御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洛阳城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