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声华誉满留都,社稷苍生望不孤。
八座早登南执法,三年兼考大司徒。
风传海甸鲸波息,石固台城鼠穴无。
心是子年身范老,远从廊庙忆江湖。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庶。全诗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
- 诗句解读:
- “骏声华誉满留都,社稷苍生望不孤。”
- 这句话表达了邹山在留都(即今天的南京市)享有极高的声誉。这里的“留都”指的是南京作为南宋的都城,历史上曾是文化和政治中心。邹山在这里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社稷苍生望不孤”,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国家,“苍生”则泛指百姓。诗人用“望不孤”表示邹山的成功不仅赢得了个人的荣耀,也使得国家的百姓深感欣慰,不会感到孤单。
- 译文:
- 邹山的名声如骏马般响亮,他的成就使整个留都为之自豪;他的努力让国家和百姓感到骄傲和欣慰。
- 诗句解读:
- “八座早登南执法,三年兼考大司徒。”
- 这里的“八座”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或头衔,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南执法”、“大司徒”则是对邹山职位的描述。
- 邹山在南方担任了执法官员,并且在任期内还兼任了大司徒(一种高级官职)。这些职位显示了他在当地的重要影响力和行政能力。
- 译文:
- 邹山很早就成为了南方的执法官,并在任期内同时管理大司徒的事务。
- 诗句解读:
- “风传海甸鲸波息,石固台城鼠穴无。”
- 这句诗描述了邹山治理下的海洋区域(海甸)平静无事,以及台城的稳固安全(石固台城)。这里的“鲸波息”意味着海面平静,没有了鲸鱼翻腾的现象,而“鼠穴无”则表明台城内部没有盗窃行为发生。
- 通过这两个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祥和与安全的氛围,强调了邹山治理下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 译文:
- 消息传来,海边的海域平静,没有鲸鱼翻腾的景象;台城之内,没有盗贼出现。
- 诗句解读:
- “心是子年身范老,远从廊庙忆江湖。”
- 这句诗中,“子年”可能指的是邹山的儿子或者某个与邹山相关的人。“身范老”意味着这个人像老样子一样保持着自己的品德和风范。而“远从廊庙忆江湖”则表达了这个人虽然身处高位,但心中仍怀念着江湖生活的自由和自在。这里的“廊庙”通常指朝廷,而“江湖”则常用来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整句诗反映了这位被尊敬者的高尚人格和他/她对自由的向往。
- 译文:
- 我尊敬你就像尊敬你的孙子一样,你保持的品德和风范让我怀念起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庶对一位名叫邹山的人士的赠别之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成就的赞赏。全诗通过对邹山个人成就的描述,展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品德和为人的高度评价。此外,诗中对邹山治理下的社会环境的描绘,传递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和安宁景象。最后,通过回忆邹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敬意。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