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京兆俱畿辅,南接三吴北控燕。
闻报共欣迁转地,祖行兼得艳阳天。
凤台青草春烟里,龙陛红云晓日前。
最是都人识桓典,向来骏马故翩翩。
【注释】
两京:指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畿辅:指京城附近的地区,这里泛指首都附近的辖区。
三吴:泛指江南一带。
凤台:凤凰台上。
龙陛:指皇帝的御座台阶,这里是借指皇帝。
桓典:东汉名臣桓谭,字君山,会稽郡句章县人,以才学知名于世。
翩翩:形容马行走轻快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作,当时他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判官,奉命出使吐蕃。这首诗是他在送别的饯行之作。首联“两京京兆俱畿辅”,写长安、洛阳两地都是京师附近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重要。“南接三吴北控燕”则是从地理位置来说明这两个城市的重要作用。颔联“闻报共欣迁转地,祖行兼得艳阳天”,意思是听说大家都很高兴,因为要调往一个更好的地方去,并且还要得到皇帝的宠爱,这是很荣耀的事情。颈联“凤台青草春烟里,龙陛红云晓日前”,描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见所感。“凤台青草春烟里”是指凤凰台周围长满了青青的青草,远处有如烟霭笼罩着的春天的景色;“龙陛红云晓日前”则是指龙殿台阶之上被朝霞映照得通红一片,太阳刚露出地平线。尾联“最是都人识桓典,向来骏马故翩翩”,意思是在座的人都熟悉桓典的为人,因为他曾经做过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等人,所以大家都很熟悉他。而那些骏马也很懂得规矩,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歇,什么时候该奔跑,因此它们才会显得那么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