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阔天长柰尔何,春风门巷少经过。
遥怜白发星星短,无那风尘日日多。
怀旧独吟平子赋,感时偏忆少陵歌。
江村细雨蘼芜长,是处扁舟有钓蓑。

【注释】

寄刘铜仁:写给刘铜仁。

柰尔何:奈我何,奈你何!

春风门巷少经过:春天的风,很少吹进这幽深的门户小巷。

遥怜白发星星短:远远地可怜那些白发,头发越来越少了。

无那风尘日日多:没有法子忍受那天天增多的风尘。

平子赋:指《咏史》诗:“昭昭乎若日月皎洁”,即曹植的诗篇。《昭明文选》中收有他的《美女篇》。

感时偏忆少陵歌:感叹时光流逝,时常怀念杜甫的诗篇。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

江村细雨蘼芜长,是处扁舟有钓蓑:细雨中的江村,草木丛生,野草丛生,到处都有人撑着船去钓鱼。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当时诗人在江州(今江西九江)。

开头二句写景,“柰尔何”是说“奈我何”。意思是说,天高地阔、宽广无边,但对我有什么用呢?“春风门巷少经过”,春风从门里经过,却很少吹拂过我。“春风”二字,既点出季节,又暗含诗人的心情。“春风”和“门巷”相对照;“少经过”和“多经过”相对照,一扬一抑,一乐一悲,对比鲜明,感情起伏跌宕,极富变化。

后四句抒情。“遥怜白发星星短,无那风尘日日多。”作者遥怜自己的白发日渐稀少,而风尘之苦日复一日,无法摆脱。这两句是说自己对世事感到无奈。

“怀旧独吟平子赋,感时偏忆少陵歌。”诗人想起了东汉末年的文人祢衡写的一首《鹦鹉赋》,其中写到他见到一只鹦鹉,就想起自己的命运与这只鹦鹉相似:“虽体小者犹惧其不胜罗网……虽欲言,未可得言也……”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坎坷,无人理解,无人同情,就像那只鹦鹉一样。“独吟”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痛苦。“偏忆少陵歌”,则表明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之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人民的疾苦,表现了忧国的情怀,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常常思念杜甫的诗篇。“江村细雨蘼芜长,是处扁舟有钓蓑。”细雨中的江村,草木丛生,野草丛生,到处都有人撑着船去钓鱼。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

全诗用典贴切自然,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