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卧东山榻已牢,梦魂稀入紫宸朝。
谁言驷马如高枕,未许黄封胜浊醪。
移艇日陪渔父坐,杖藜时赴野人招。
沧浪歌罢康衢舞,白眼青天兴转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名为《寄岳丈胡公》。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云卧东山榻已牢,梦魂稀入紫宸朝。
注释:在东山上闲躺着,就像已经睡得很香很沉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悠然自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云卧”形容其生活状态轻松自在,”东山”可能是王勃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他经常去游玩的地方。”榻已牢”表明他在这里过得很好,没有什么烦恼。
谁言驷马如高枕,未许黄封胜浊醪。
注释:谁说四匹马的车子能像高枕那样安稳?我不同意用黄金封赐的酒胜过浊酒。
赏析:这里的“高枕”通常指的是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王勃却表示自己并不以此为满足,反而有一种不羁的精神追求。他用“未许”来否定了别人的看法,显示出一种独立自主的态度。同时,他还强调了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他的文人情怀和对世俗的超脱。
移艇日陪渔父坐,杖藜时赴野人招。
注释:每天我都会去陪伴渔民,手持藜杖去拜访那些隐士。
赏析:王勃通过与渔父的交往,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移艇”意味着他在水上搭建了一个小舟,可以随波逐流,感受自然的韵律。”杖藜”则是古代的一种出行工具,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王勃的这种生活方式和他追求的精神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沧浪歌罢康衢舞,白眼青天兴转豪。
注释:在沧浪河畔边唱歌,之后在宽敞的道路上跳起舞来。面对广阔的天空,我的豪气更加旺盛。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王勃在开阔的自然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场景。”沧浪”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歌罢”意味着唱歌结束。”白眼”在这里可能是指白眼向天,即面对宽广的天空,表现出一种豁达和豪迈的气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展示,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