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
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
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
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注释】方氏园居七首 其二:这是一首描写园居生活的诗。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赏析:这首诗是写园居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四句写园居的生活,突出了园中景色清幽的特点。“多水”两句写园中的环境,突出了园中的自然之美。后四句则通过想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
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
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
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注释】方氏园居七首 其二:这是一首描写园居生活的诗。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赏析:这首诗是写园居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四句写园居的生活,突出了园中景色清幽的特点。“多水”两句写园中的环境,突出了园中的自然之美。后四句则通过想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原文: 芙蓉江上秋色,杨柳堤边月明。 莫教西轩种竹,客中无奈秋声。 译文: 在秋天的夜晚,我独自站在芙蓉江边,只见江水波光粼粼,倒映着皎洁的月光。江边的杨柳随风摇曳,堤上的明月明亮如银。然而,我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因为我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念之情。我不能在这里种植竹子,因为我身处异地,无法忍受这秋日的萧瑟之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夜晚的所见所感
诗词名句赏析 解析《题画三首 其二》之美 1. 作品原文展示 五株树下待月,三板桥头赋诗。 童子不知人意,棹歌却怪归迟。 2. 诗句逐字解释及意象解读 - 五株树下待月 - 三板桥头赋诗 - 童子不知人意 - 棹歌却怪归迟 3. 文采与修辞分析 - 描绘自然美景 - 运用对仗和排比技巧 - 使用象征和隐喻表达深层含义 4. 主题思想及其文化背景探讨 - 反映诗人的隐逸情怀 -
【注释】 小景 其二:这是一首写景诗。小景,即小巧的景物,这里指雨景、风景。“雨雨风风”,形容风雨交加的情景。路迷,道路模糊不清。断桥,即陆游《游山西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中的“茅檐”。这里是说,雨下得密密层层,风吹得呼呼地响,道路被雨水冲刷得一片迷蒙,连断桥也隐没在茫茫水汽中了。流平堤,指雨后的平堤上流淌着雨水。苔径,指长满青苔的小径。泥滑,指路上泥泞湿滑。扁舟,指小船。过溪,指划船过溪
注释:在傍晚时分,独自来到茅亭,静静地过河。耳边传来几声秋林中鸟儿的啼叫。我喜爱那湖水边山色的美丽,站在溪头树荫下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来到茅亭,静静度过一天的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景物刻画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赤山闲居:这是诗人自指的一种生活状态,意即在赤山上过着一种悠闲的隐居生活。 2. 抱膝长吟梁父:意为抱着膝盖长声吟诗,梁父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种隐居之地。 3. 折腰宁愧乡儿:表示宁愿自己屈服,也不要愧对故乡的孩子。 4. 酒呼白堕朝饮:意思是早上喝酒时呼唤白堕(一个地名,可能指某种美酒),意味着饮酒之乐。 5. 米杂雕胡晚炊
【注释】 濯清亭:指江边洗足的地方。沧浪:水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赏析】 此诗写濯清亭的风光和人。首句写景,“半江落日高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江边晚树的景色;第二句写物,“两岸清风短莎”,描写了江岸上风轻沙细,风景如画。后两句则写人,“莫怪沧浪水浊,迩来濯足人多。”意思是说,人们纷纷来到这里洗脚,是因为这里的水很浑浊。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月夜采石:指唐时诗人张祜任江州刺史时所作《和郑侍御月夜泛西湖》诗中的“月夜采石”句,此处借指月夜的景色。蛾眉亭:在安徽当涂县西,临长江,因有山如蛾眉而得名。新愁:新的愁苦、愁绪。惊起数行鸿雁:形容酒兴正浓,不觉饮到深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开头两句“采石矶头明月,蛾眉亭上秋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它勾勒出一幅月色朦胧的画面:江边矶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秋日的山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词。“杨花”本是春天的使者,它随风飘舞,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但诗人却用“恶”来修饰东风,表现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一溪春水杨花落”,写景,点明了题意。 “杨花落,惹人衫袖缀人帘幕”。写人,写情,生动地写出了杨花的轻盈、飘荡之状。“衫袖”“帘幕”都是被杨花所沾污,这两句既是写眼前所见,也是暗含作者的感慨。“才飞却堕能纤弱”,写杨花的飘忽不定。这里既写了杨花的纤弱
【注释】 浣溪纱: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暖雨香云百五天。指清明时节,天气暖和,细雨如烟,春意盎然。 玉纤银甲十三弦:形容女子手指纤细,指甲晶莹透亮,弹奏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笑移罗幕上红船:形容女子在船上欢笑,将红色的帐幕轻轻移动,如同在水中漂浮。 照水再簪珠络索:指女子在水中洗澡时,再次戴上珍珠般的发饰。 背人重贴翠团圆:指女子在背后贴上翠绿的团扇,如同团团圆圆的福运。
【注释】 白云:指秋天的白云,即白云苍狗。 浩浩: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 秋色:秋天的景色。 碧涧泠泠:清澈的水声。 坐得松阴过石:坐在松林下经过溪流石上。 先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酒醒诗成:酒醒了之后写出了诗。 【赏析】 此词为作者《小景二首》中的一首。词作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安逸的心情。全词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出郭:走出城郭。朝饭:早晨的饭菜。瞑钟:黄昏时敲的钟声。自怜:自己感到遗憾。衰病:衰老多病。仆夫:指赶路的人,这里也作仆人解。群岫:众山,指山林。开尊:打开酒壶斟酒。两松:指松树。谁能:何人能。回白日:指太阳返回,比喻时光易逝。眼眺:目光远眺。从容:安闲自在。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游龙洞山时的即景之作,写诗人游览龙洞山,在欣赏美景之际,感慨自己年老体弱
诗句释义: 1. 北墅花连屋:描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其花香弥漫整个房屋。 2. 东园菊绕庄:描述一个美丽的花园,菊花环绕着整个村庄。 3. 病长陪客坐:形容自己因为疾病而长时间陪伴客人。 4. 老不厌人狂:形容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并不讨厌别人过于热情的招待或言行。 5. 鹅鸭双陂雨,楂梨小树霜:描绘了一幅池塘边的景象,既有鹅鸭戏水的情景,又有山楂和梨树在寒风中瑟缩的画面。 6. 他年倘相遇
丁字口北 海口潮初落,片帆秋正堪。 斜阳飞鸟度,微雨断云含。 恋阙心驰北,留人风自南。 一声渔篴响,凫雁起江潭。 注释: 1. 丁字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 2. 海口潮初落:形容海口的潮水刚刚退去。 3. 片帆秋正堪:指秋天的海面上,只有一片帆船在航行。 4. 斜阳飞鸟度:形容夕阳西下时,鸟儿在天空中飞翔。 5. 微雨断云含:形容细雨中的云雾交织在一起。 6. 恋阙心驰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龙洞山杂咏二首》。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寺绕层峰入,溪通曲涧开。 - "寺"指的是寺庙。"层峰"表示层层叠叠的山峰。"入"意味着进入或到达。"溪"指的是山中的小溪。"曲涧"指的是弯曲的小溪。这句话的意思是,寺庙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峰,而小溪则从曲折的小溪中流淌开来。 2. 八年千里梦,七日两回来。 - "八年"和"千里"都是时间单位,这里表示了很长时间
【注释】郊墟:郊外。新凉:秋夜的清凉。囊:袋子。试验药:指采集草药。稿集:手稿。著成书:写出了一本书。酒知:喝酒知道。愁减:忧愁减轻。花开:花儿开放,指春天。病除:病好了。何曾:不曾。山果:山上的水果。溪鱼:溪边的鱼。 【赏析】《方氏园居七首》是南宋诗人方回所作的组诗。方回字万里,号虚斋、桐江老人、桐江居士、紫阳居士、七峰退士,江西鄱阳人。宋末文学家,元代著名诗人。方回为文“简劲”,“峭直”
诗句原文 岂料朝天使,翻为避地人。 去留难与决,传报恐非真。 注释: - 边贡:字眉叟,明代诗人、学者。 - 朝天使:朝廷派遣的使者。 - 避地人:因为战乱而避难的人。 - 去留:决定是否离开。 - 决:决定。 - 传报:传达消息或信息。 - 嘉靖日: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 - 州郡:指代地方行政区划。 - 风尘:战乱带来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边贡对朝廷使者身份和使命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