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积雨晦,晏坐失朝曛。
地似通勾漏,人疑是少君。
依依归洞鹤,冉冉度窗云。
预恐重来日,花源杳不分。
秋林积雨晦,晏坐失朝曛。
地似通勾漏,人疑是少君。
依依归洞鹤,冉冉度窗云。
预恐重来日,花源杳不分。
注释:
- 秋林积雨晦:秋日的树林里,因为雨水积聚而显得昏暗不明。
- 晏(yàn)坐失朝曛:在傍晚时坐着却错过了早晨的阳光。
- 地似通勾漏:地面像通往勾漏洞一样深邃。
- 人疑是少君:人们怀疑这是仙人少君。
- 依依归洞鹤:仿佛有一只仙鹤依依不舍地回到洞中。
- 冉冉度窗云:缓缓穿过窗户的云彩。
- 预恐重来日:恐怕再次来到的日子。
- 花源杳不分:花源的地方变得无法辨认,即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前两句“秋林积雨晦,晏坐失朝曛”描述了秋季的树林因雨水而昏暗,诗人坐在其中却错过了早晨的阳光。这里的“秋林”象征着生命的结束,而“晏坐失朝曛”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地似通勾漏,人疑是少君”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土地比作能够通向地下世界的勾漏山,暗示了人生的神秘和不可预测。而“人疑是少君”则进一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接下来“依依归洞鹤,冉冉度窗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归巢的鹤儿和飘过窗户的云彩,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句诗与前两句的悲凉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寄托的境界。
最后两句“预恐重来日,花源杳不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他担心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地生活,而那些美好的地方也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