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灵山表,来游春已深。
情知百里道,虚抱十年心。
野树犹含色,鸣禽欲变音。
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
【注释】
- 福地灵山表:福地是指福地洞,是一处名胜古迹;灵山即灵岩寺。
- 来游春已深: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了。
- 情知百里道:意思是我知道从这到灵岩寺要走一百多里路。
- 虚抱十年心:意思是我的心中空荡荡的,有十年的时间都不曾去灵岩寺。
- 野树犹含色,鸣禽欲变音:野树仍然保持着它的绿色,鸣禽正在变换着它们的叫声。
- 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在花宫中观望,烟雾缭绕着青翠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出靳村”为起点,一路游览,来到福地洞。在游览过程中,作者被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所打动,他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宿福地洞》。
首联“福地灵山表,来游春已深”,直接点明了题意。福地洞,位于江西瑞金市东北的武夷山南麓,因“福地”而得名。在这里,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颔联“情知百里道,虚抱十年心”,表达了作者对灵岩寺的向往之情。从靳村到这里需要走一百多里路,而作者却已经走了十年的时光,心中的期待和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野树犹含色,鸣禽欲变音”,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野树依然保持着它的绿色,鸣禽正在变换着它们的叫声。这里的描写细腻入微,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尾联“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表达了作者对灵岩寺的向往之情。在花宫中观望,烟雾缭绕着青翠的山峰。这里的描写既形象又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仙境般的场景。
整首诗以“福地灵山表,来游春已深”开篇,通过描绘福地洞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中间部分通过写景抒发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最后以“花宫瞻望处,烟雾绕青岑”收尾,将整个画面定格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