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西风陇水鸣。
旌旗连朔气,笳吹咽边声。
鹿塞秋霜白,龙沙汉月明。
共嗟班定远,身是一书生。
注释:
饮马长城窟,西风陇水鸣。
饮马:让战马饮水,泛指行军。
长城窟:即“饮马”,饮马于长城边,这里指在甘肃的长城边上。
陇水:陇山之水,陇山在今陕西南部一带。
西风陇水鸣:西风吹拂着陇水,发出潺潺的水声。
旌旗:古代军队用来指挥或标志的旗帜。朔气:北方的寒气。
笳吹:古时军中乐器,多用胡乐。咽:呜咽,形容声音低沉、悲伤。
边声:指边境上的声音。
鹿塞:以鹿为哨兵的边塞,在甘肃一带。
秋霜白:秋天的霜花洁白如玉。
龙沙:沙漠,这里指敦煌附近的沙漠地区。汉月明:汉代的月亮皎洁明亮。
共嗟班定远,身是一书生。
共嗟:共同叹息。班定远:班超(32—102),字仲升,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曾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故称班定远。
身是一书生:意思是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没有当过武将,所以只能叹息自己像班定远一样,身为一书生。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写于作者赴边途中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边疆将士生活的同情和关切。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简洁明快,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现实感。
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次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三联则通过对边塞将士的生活状况的描述来展现他们的艰辛和不易;末联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热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