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归薜萝,迢递两年过。
道远情无那,秋来兴若何。
隰霜收早稻,江日曝寒蓑。
不见云中鹄,空传招隐歌。
解析
第一句
“山人归薜萝,迢递两年过。”
- 解释:这里“山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他们回归故里,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自然环境中。“薜萝”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生活。“迢递”表示距离遥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者归来的感慨。
第二句
“道远情无那,秋来兴若何。”
- 解释: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隐者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羡慕。“道远”指的是隐者的修行之路遥远。“情无那”意味着无法理解或感同身受。“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兴趣、情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隐者生活方式的向往。
第三句
“隰霜收早稻,江日曝寒蓑。”
- 解释:描述了一幅秋日农田劳作的画面。“隰霜”指的是在低洼地带的霜冻。“早稻”是秋季播种的稻谷。“江日曝寒蓑”中的“江日”指江河边的太阳,“曝寒蓑”则是指晒着寒冷的蓑衣,这里的“蓑”是一种防雨的衣物。这两句描绘了农人在秋天辛勤劳作的景象。
第四句
“不见云中鹄,空传招隐歌。”
- 解释: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状态的遗憾和向往。“云中鹄”指的是传说中的隐士,他们在云端自由飞翔。“空传招隐歌”说明尽管隐士的生活方式可能令人向往,但现实中的隐逸并不容易实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束缚的感慨。
译文
【寄华山人】
山人归薜萝,迢递两年过。
道远情无那,秋来兴若何。
隰霜收早稻,江日曝寒蓑。
不见云中鹄,空传招隐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句诗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的深切感受。第一句通过描述隐者回归自然,第二句表达了对隐者远离尘嚣生活的羡慕。第三句描绘了农人在秋风中辛勤劳作的场景,而第四句则表达了对隐者高洁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隐逸生活的遐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者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