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陵月,荒台对酒看。
水云霏冉冉,江日隐团团。
雁早那堪听,花迟未可餐。
凭轩望乡国,西北近长安。
【注释】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为明代开国功臣、诗人高启之墓。金陵:南京的别称。冉冉:轻缓的样子。长安:指唐朝的京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赏析】
此诗是诗人重阳节后三日登高时作,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写登高所见之景;颔联写登高处之观;颈联抒感怀之意;尾联写望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一片金陵月,荒台对酒看。
水云霏冉冉,江日隐团团。
雁早那堪听,花迟未可餐。
凭轩望乡国,西北近长安。
【注释】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为明代开国功臣、诗人高启之墓。金陵:南京的别称。冉冉:轻缓的样子。长安:指唐朝的京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赏析】
此诗是诗人重阳节后三日登高时作,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写登高所见之景;颔联写登高处之观;颈联抒感怀之意;尾联写望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注释】 1.一官成晚岁:在晚年得到官职。 2.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西汉人,著名的辞赋家和思想家。 3.驱马国门路:驱马于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指赴任的路途。 4.北风声正哀:北风呼啸,声音凄厉,这里暗喻仕途艰难。 5.山形横塞起:山峰如屏障般耸立,阻挡了视线。 6.边色映空来:边关的颜色映照天空,暗示边疆的荒凉。 7.登临处:登高远望之地。 8.残阳照古台:夕阳西下,照耀着古老的城台。
【注释】 吴节妇: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首名为《吴节妇》的乐府诗。吴节妇,即指古代女子吴氏,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风雨屋萧然:风雨交加,屋子显得空荡而冷清。 孤灯四十年:一盏孤独的灯火已经照耀了四十年。 家声越国后:她的家族在越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誉。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心事纪姬前:她的心事一直牵挂着纪姬(纪姬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注释】 1.郑徵之:人名,这里指郑姓的征人。 2.佛山:地名,今属广东,为佛山市的别称。 3.珂马春情远:珂马,骏马。 4.南雁:即大雁,常在秋季飞往南方过冬,因而得名。 5.瑶草: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郑征人的归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昼锦人争羡”,意为郑征人在官场上得到了显贵的地位,人们争相羡慕他
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 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 白云官舍近,红日帝乡遥。 欲寄西来信,秦淮有落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进士孔昭赴任南刑部的祝福和期盼。首联“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以春风和江上的雪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颔联“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手法进行赏析。 “武功山路渺”的意思是:武功县的山路多么遥远啊!“武功”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唐玄宗时所置的一个郡。 “西去雪巉巉”的意思是:向西走,雪路那么陡峭。“巉巉”,形容山高而险峻。“西去”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往西行,“大雪”指的是途中遇到大雪。
冯吕梁惠诗率尔酬赠兼谢药草之惠高情冯水部,相见示新篇。 ——注释:冯水部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冯贽(?—865年),字号不详。率尔,随意。酬赠,答谢赠送。 钟磬悬清庙,琼瑰落九天。 ——注释:清庙,指宗庙中的祭祀场所,也泛指庄严的场所。悬,挂。钟磬,古代乐器。清庙,指清幽的宗庙。琼瑰,美玉和珍珠,这里指珍贵的药草。 色流湖岸荇,香袭楚皋烟。 ——注释:色,色彩。流,流动。湖岸,湖边的草木。荇
【注释】久客:长期在外作客。便醒:就睡着了。逢君:遇着了您。一举杯:举杯劝酒。后山:指隐居的山林,也泛指隐居的地方。苦节:坚持气节。同父:指父亲,即作者的父亲。多才:有很多才能。雨映三更烛:夜半时分,雨打在窗上,映出蜡烛的光辉。春飘二月梅:春风吹来时,二月梅花随风飘动。重来话相访:再次来到这里,想要拜访您。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体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①首联,“黄子”指黄门客,“黄门”是汉时皇宫中侍从官名,此处借指友人。“青春”,即春天,这里指年青的时期。“上国”,指京都长安。“风尘”,“边塞”,都是借代,分别指战乱与边塞。“遥入望”,远望,思念。“独关情”,只有自己一人的愁苦。 ②颔联,“捧日双龙阙”,“捧日”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双龙”比喻皇帝。这两句说,你像那擎着太阳一样的双龙
【注释】阙题:原指帝王的宫门题名,后泛指写在诗文前面的总括或提示性文字。此诗首联即用“阙题”二字点明诗题。风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这里指祭祀求雨的地方。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篇,这是《诗经》中内容最为典雅的一篇。《大雅》是周朝宫廷宴乐时的舞曲名,后来也用来泛指高雅的诗歌。青春:指年轻的时候。此处指诗人年轻时。谢公泉: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曾在山上筑有亭台,名为“东山”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内翰的,表达了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意思是你已经离开家乡去了,不要唱《蜀道难》这首歌了。这句诗通过“尔向家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休歌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因为张内翰曾经在四川任职,所以诗人用蜀道来比喻张内翰离开的地方。 第二句“乘车真得意,戏彩足承欢”,意思是我乘车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就像得到了戏彩一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浮舟出近郭,落日半溪阴:描述船只离开城郭,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水面显得幽暗而平静。 2. 水阔蒹葭净,山寒烟雾深:描绘了广阔的水面上,稀疏的芦苇清晰可见,而远处的山峰被一层浓厚的烟雾笼罩,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寂静。 3. 壶觞不尽兴,丝竹有馀音:虽然酒兴未尽,但悠扬的琴瑟之声却让人陶醉,音乐余音袅袅。 4. 独恨黄花少,犹烦隔浦寻:表达了对于秋天美景的喜爱
【注释】 与:给;平厓林豸史:作者的朋友,字平厓。豸,指鹿。 泛:泛舟。 华不注山:古山名。在今山东省邹县南。 别业:别墅。 却:又、再。 旧山僧:指隐居的和尚。 云息:云开天晴。 乡愁转更增:故乡之思更加深了。 水光浮夜月,林影散秋灯:水面上波光映出月亮的影子,树林里树影散乱,像秋天的灯光一样闪烁。 隔苑闻寒犬,高轩醉懒乘:从园外听到远处传来了狗吠声,在高敞的轩窗下饮酒喝醉了不想回家。
注释: 海峤(qiáo):指海岛。烟霞满:云雾和彩霞遍布,形容景色优美。爱积阴:喜欢在阴暗处停留,享受宁静。 绿苔穿岭滑,黄叶缀岩深:青绿色的苔藓从山岭上滑落,黄色的树叶点缀在岩石之间。 宛宛鹿麋径,泠(líng líng)泠泉涧音:弯曲曲折如同鹿、麋行走的小道,清凉的泉水流淌的声音。 高人或住此,精舍杳难寻:高尚的人可能就住在这个地方,但精舍却难以寻觅。 赏析:
【注】 题清乐亭:即《题清乐亭》。 老木隐江亭,幽居对锦城。 榻悬西岭雪,墙度浣溪莺。 地僻人稀到,心闲梦亦清。 穷通身外事,何必问君平。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的住所——清乐亭,在山中,与世隔绝,十分幽静。次联写景,“锦城”指成都。颔联“西岭雪”写景,“浣溪莺”点出“清乐”。颈联写自己心境,既远离尘世喧嚣,又无俗事缠身,因此可以酣畅入梦。尾联表明诗人的态度,人生在世,只要内心清净
【注释】 1.御帐坪次:地名,在今湖北麻城。王伯安:即王十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与陆游并称为“东南二妙”。 2.天门:指长江三峡口的瞿塘峡。 3.青山御帐:指白帝城。 4.亭虚:指白帝城的亭台楼榭。 5.树古:指白帝城附近的树木。 6.过鸟:指飞鸟。 7.翠华春不返:指皇帝的龙旗春天不会回来(指皇帝驾崩)。 8.惆怅昔人踪:指怀念前朝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前朝遗臣的诗
【解析】 “两山开一径,杳杳入云烟”两句的意思是:两座青山中间开出了一条小路,路曲曲折折伸向遥远的天空。 “仄磴樵人下,危峰野衲禅”的意思是:陡峭的山路有砍柴的人行走,高耸的山峰上有和尚打坐念经。 “断鸿愁返照,归马识斜川”的意思是:飞去的孤鸿在夕阳中显得十分忧愁,归家的战马似乎也认出了回家的方向。 “井邑干戈后,凋零异昔年”的意思是:战后的城市荒凉破败,与从前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