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坛前枕雨眠,会仙桥上更茫然。
乞修枯竹时燃火,驻我孤筇且听泉。
葛袂笼云浑欲湿,芒鞋踏石不禁穿。
山灵若靳重来约,耐可归槎夕照边。

青玉坛前,我枕着雨水沉睡。会仙桥上,我感到茫然若失。

乞修枯竹时燃火,驻我孤筇且听泉。葛袂笼云浑欲湿,芒鞋踏石不禁穿。

山灵若靳重来约,耐可归槎夕照边。

注释:

  1. 青玉坛前,我枕着雨水沉睡:青玉坛指的是观音岩,这里借指观音岩前的青玉坛。我在这里枕着雨水睡着了。枕,枕头。
  2. 会仙桥上,我感到茫然若失:会仙桥位于武夷山的九曲溪中,是通往天游峰的重要桥梁。在这里,我感到茫然若失,可能是因为对前方的景色感到困惑或失望。
  3. 乞修枯竹时燃火:乞求在枯竹旁点燃火把。乞求,希望得到。枯竹,枯萎的竹子。这里指的是希望在枯竹旁点起火来取暖。
  4. 驻我孤筇且听泉:我的孤筇,即独木舟,一种小船。这里指的是我在小舟中停下来,一边听泉水的声音。
  5. 葛袂笼云浑欲湿:葛袂,用葛布制成的长袖。笼,笼罩。云,云雾缭绕。这里指的是我的长袖像云雾一样笼罩着我。浑欲湿,似乎要沾湿。
  6. 芒鞋踏石不禁穿:芒鞋,用草制成、有尖锐的鞋尖的鞋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穿着芒鞋走在石头上,感觉鞋子都快要被穿透了。
  7. 山灵若靳重来约:山灵,指山神。靳,吝啬。如果山灵吝啬地不让我回来的话,那我就只好在夕阳的余晖中等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观音岩前、会仙桥上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孤筇听泉、葛袂笼云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