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离乡国,萧条感岁华。
宵声悲鼓吹,月色浸梅花。
残历愁中尽,流年梦里加。
亲闱千里隔,回首重咨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除夕之夜有感而作。
迢递离乡国,萧条感岁华。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远离故乡,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和国家的凋敝。
- “迢递”意味着遥远,表示诗人与家乡的距离之远;”离乡国”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宵声悲鼓吹,月色浸梅花。
-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通过声音和月光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 “宵声”指的是夜晚的声音,可能是指风声、虫鸣等;”悲鼓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声音的感受,可能是悲伤、凄凉或者寂寞。
- “月色熏”指的是月光的照射,可能是指月光如水般温柔地照在梅花上;”浸”则是被浸泡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梅花上的景象。
- “梅花”是诗人所喜爱的花卉,常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残历愁中尽,流年梦里加。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悲哀。
- “残历”指的是破旧的日历,可能是指除夕之夜即将过去的感觉;”愁中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忧愁已经消失殆尽。
- “流年”指的是逝去的时光,可能是指时间在不断流逝;”梦里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亲闱千里隔,回首重咨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和对于距离的无奈。
- “亲闱”指的是父母的庭院,这里代指家庭;”千里隔”则表示与家人相隔千里之遥。
- “回首重咨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