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来何处,桃花路欲迷。
为言垂钓者,中有武陵溪。

注释:

小景:即《桃源行》。

垂钓者:指武陵渔人。垂钓者,指隐居在武陵溪边的渔夫。

武陵溪:据《水经注·沅水》记载,武陵山中多溪水,其中有一溪名叫“沅”,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这里泛指武陵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景色美丽迷人,但人们却迷失在其中,找不到归途。而武陵渔人却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钓鱼,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诗中的“春色”和“桃花”,以及“垂钓”和“武陵溪”,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热爱。

首句“春色来何处”,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好奇。接着,第二句“桃花路欲迷”,描绘了一幅桃花盛开、美不胜收的景象,但人们却在这美景中迷失。这里的“迷”字,既表达了人们对美景的留恋,又隐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无奈。

第三句“为言垂钓者,中有武陵溪”,诗人转而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溪。这里的“垂钓者”象征着隐逸之人,他们在这里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纷扰。而“武陵溪”则成为了他们的家园,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生活资源。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线索,通过对桃花、垂钓者和武陵溪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桃花路和垂钓者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