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虚子,清且脩,藐观万物如浮沤。
金茎一柱出天表,青田孤鹤横高秋。
大鹏抟风九万里,下视尘寰渺烟水。
蜃楼缥缈危接天,夜半月明常独倚。
四方上下随所之,茫茫积气将焉依。
居无室庐辙无迹,鳌背岂有三山为。
空中鸡犬刘安宅,我亦因之寄遐适。
飞光浩浩不少留,回首人间非宿昔。
列子禦风已千载,庄生化蝶今安在。
水中漉月亦好奇,管里窥天竟无底。
太虚太虚问不应,银河耿耿凝寒冰。
丹台紫府不可登,愿归大化何由冯。
冯虚子,清且修,藐观万物如浮沤。
【注释】:冯虚子,形容诗人自己,清高而纯洁,像神仙一样。藐观万物如浮沤,藐视世界万物,犹如水泡漂浮在水面上。
【赏析】:诗的首句“冯虚子,清且修,藐观万物如浮沤”,以冯虚子自喻,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追求。
金茎一柱出天表,青田孤鹤横高秋。
【注释】:金茎,即铜雀台,是古代帝王游乐之地。青田,即青田山,位于浙江温州市苍南县,为道教名山之一。孤鹤,即白鹤,象征着高洁、孤独。横高秋,指鹤在秋天横卧于高山之上。
【赏析】:诗的第二句“金茎一柱出天表,青田孤鹤横高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金茎一柱高耸入云霄,孤鹤横卧于高高的山峰之上,展现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大鹏抟风九万里,下视尘寰渺烟水。
【注释】:抟风,意为驾驭风云,翱翔于天际;尘寰,指人间世界;渺烟水,指遥远的江河湖海。
【赏析】:诗的第三句“大鹏抟风九万里,下视尘寰渺烟水”,描绘了一只大鹏鸟驾风飞行九万里的情景,诗人俯瞰人间世界,觉得一切皆如烟水一般渺茫无际。
蜃楼缥缈危接天,夜半月明常独倚。
【注释】:蜃楼,指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景象;缥缈,形容事物飘渺不定的样子;危接天,意为直插云霄;月明,指月亮明亮。
【赏析】:诗的第四句“蜃楼缥缈危接天,夜半月明常独倚”,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高楼建筑——蜃楼,它直插云霄,夜晚时月光明亮照耀着整个大地,诗人常常独自一人倚靠在楼边欣赏美景。
四方上下随所之,茫茫积气将焉依。
【注释】:四方上下,泛指天地之间或四面八方;随所之,意为随心所欲地行动;茫茫积气,指广阔的空间;将焉依,意为何处依傍。
【赏析】:诗的第五句“四方上下随所之,茫茫积气将焉依”,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他不受世俗礼法束缚,随心所欲地行动在四方八面之间,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
居无室庐辙无迹,鳌背岂有三山为。
【注释】:居无室庐,意为生活简朴,没有房屋;辙无迹,指足迹稀少,不留下什么痕迹;鳌背,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鳌鱼背;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赏析】:诗的第六句“居无室庐辙无迹,鳌背岂有三山为”,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远离尘嚣,寻找一个宁静的避世之所。
空中鸡犬刘安宅,我亦因之寄遐适。
【注释】:刘安,指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他曾建造了一个名为“樊英馆”的别墅,这里养了很多鸡鸭等动物。遐适,指遥远的地方。
【赏析】:诗的第七句“空中鸡犬刘安宅,我亦因之寄遐适”,诗人以刘安的宅院为背景,联想到自己在远方寻找一个能够寄托心灵的理想之地。他渴望在遥远的地方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
飞光浩浩不少留,回首人间非宿昔。
【注释】:飞光,指流星的光芒;浩浩,形容光芒四射;不少留,意谓时间流逝得很快;宿昔,指过去的时间。
【赏析】:诗的第八句“飞光浩浩不少留,回首人间非宿昔”,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他不愿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而是要珍惜每一个瞬间。回首人间,他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
列子御风已千载,庄生化蝶今安在。
【注释】:列子御风,指的是列子的故事;御风千载,意为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庄化工蝶,指的是庄子梦化蝴蝶的故事;今安在,意为现在还有谁能够做到呢?
【赏析】:诗的第九句“列子御风已千载,庄化工蝶今安在”,诗人通过讲述列子御风和庄化工蝶的故事,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列子那样御风而行,像庄子那样化身为蝴蝶自由飞翔。
水中漉月亦好奇,管窥天竟无底。
【注释】:水中漉月,意谓在水中捞起月亮;管窥天,指用管子观察天空;亦好奇,意为也很好奇;无底,指天空无限深远。
【赏析】:诗的第十分句“水中漉月亦好奇,管窥天竟无底”,诗人通过对比水中捞月亮和用管子观察天空这两种现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神奇之处的深深好奇。他希望借助神奇的力量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太虚太虚问不应,银河耿耿凝寒冰。
【注释】:太虚,指宇宙虚空;应,回应的意思;银河,指天上的银河;耿耿,形容星星闪耀的样子;凝寒冰,指寒冷的冰雪。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太虚太虚问不应,银河耿耿凝寒冰”,诗人以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浩瀚的宇宙,发出了深沉的疑问:“太虚太虚问不应”。他感到宇宙的奥秘难以捉摸,仿佛银河上的星辰都凝聚成了寒冷的冰雪。
丹台紫府不可登,愿归大化何由冯。
【注释】:丹台紫府,都是道家仙境的名称;不可登,意谓无法攀登;归大化,指回归自然之道;冯,同“凭”、“依”,表示依靠的意思。
【赏析】:诗的尾句“丹台紫府不可登,愿归大化何由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登上那神秘的仙境,与道合一,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切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