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忍他乡死便休,每依南斗望中州。
青天有月来今夕,白发无家度几秋。
客计空弹冯子铗,愁心长倚仲宣楼。
明年此会知何在,且赋新诗纪远游。
和王太原中秋韵
未忍他乡死便休,每依南斗望中州。
青天有月来今夕,白发无家度几秋。
客计空弹冯子铗,愁心长倚仲宣楼。
明年此会知何在,且赋新诗纪远游。
注释:
和:应和,即作诗相和。
王太原:作者的朋友王太原,字子安。
南斗:古代星宿名,属井宿。北斗的四颗星,古人认为可以指代天下。中州:指中原地区,泛指南方各地。
客计:客居他乡之人的打算。
冯子铗:即冯谖,战国时人,孟尝君门下食客。
仲宣楼:东汉末年曹操手下文官杨修所建,故址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南三十里。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王太原共赏中秋佳节之作。诗的前两句写中秋之夜,诗人不愿他乡死去,而要依傍北斗,盼望故乡;后两句写自己身在异域,思乡之情难以排解。最后两句写朋友之间虽暂别,但来日方长,仍可重聚,而自己的家乡却不知何在了。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友人、对人生旅途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未忍他乡死便休”是全诗的总起,也是全诗感情的重心。它以“不忍”二字领起全篇,表明诗人不愿在他乡死去的强烈愿望。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表现了他不甘平庸,不辱使命的决心。
“每依南斗望中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常常仰望南斗七星,希望能看到中原。”南斗七宿在古代人们眼中象征着帝王之位,因此,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与重用,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句诗“青天有月来今夕”,意思是“今晚的青天之上,月亮格外明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中秋节夜晚的美好景象感到欣喜。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为只有在家乡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最后两句诗“客计空弹冯子铗,愁心长倚仲宣楼”中的“冯子铗”是指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孟子的弟子冯谖,而“仲宣楼”则是汉代文学家、辞赋大家张衡曾经居住过的楼阁。这里借指诗人的朋友王太原。整句话的意思是“客居他乡之人的打算都是枉然,只有倚靠仲宣楼来寄托自己的愁闷”。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一句“明年此会知何在,且赋新诗纪远游。”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尽管目前的处境艰难,但是诗人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他决心写下一首新诗作为纪念自己远游的经历。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和对朋友间情感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朋友以及人生旅途的深深眷恋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