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蘋叶雨新晴。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
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湖州道中

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蘋叶雨新晴。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

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注释:

百里:形容距离很远。

溪流:指清澈的溪水。

见底清:水流清澈可见底部。

苕花:指苕草,一种植物,这里泛指春天的花。

蘋叶:指浮萍的叶子,这里泛指春天的叶子。

雨新晴:雨后初晴。

南浔:地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贾客:商人。

舟中市:在船上进行买卖交易。

西塞:地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人家:指渔民的家庭。

水上耕:在水上耕作。

岸转:水流带来的泥沙逐渐沉积在岸边。

青山:远处的山。

红树:红色的树木。

摇:摆动。

碧浪:碧绿色的波浪。

白鸥:白色的鸥鸟。

棹歌:船桨划动时发出的歌声。

谁唱:是谁在唱歌。

弯弯月:月亮的形状像弯月。

仿佛:似乎。

吴侬:《子夜》:古歌名,这里指江南地区的民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首句“百里溪流见底清”描写了清澈的溪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接着,“苕花蘋叶雨新晴”描述了春天的花和叶子,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三句“南浔贾客舟中市”描写了商人在船上进行买卖交易的情景,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商业繁荣。第四句“西塞人家水上耕”则描绘了渔民在水上耕作的生活。接下来的句子“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美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最后两句“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以歌声和吴侬的《子夜》曲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