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看书蜡炬残,溟蒙疏雨作秋寒。
江山风物愁将尽,湖海舟舤客耐看。
压树黄鹂同坐湿,冲泥瘦马独行难。
穷途摇落成何济,空戴萧条旧鹖冠。
【注释】
小阁:指小书斋或内室。蜡炬残:指蜡烛烧完了,形容时间已晚。溟蒙:细雨蒙蒙的样子。疏雨作秋寒:细雨像秋风一般寒冷。湖海舟舤:泛指江湖、海路的行船。舤:音“jiàn”,船底。坐湿:坐上打湿了。瘦马:瘦骨如柴的马。冲泥:被泥溅到身上。穷途:无路可走。摇落:萧瑟凋零。济:帮助。旧鹖冠:鹖是一种鸟,古代用作官帽。旧鹖冠,即老鹖冠。
【译文】
小阁楼里读书时,蜡烛燃尽了,细雨蒙蒙,带来丝丝寒意。
江山美景让人心烦意乱,欲将尽兴欣赏;江湖海路行船客,耐得寂寞观风景。
坐在车上的黄鹂被雨水淋湿,独自行走的瘦马也冲泥受累,但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无路可走,我只有空戴那副老鹖的帽子罢了!
【赏析】
《雨寒》是南宋诗人刘过晚年所作,表达了他一生仕途不得意的感慨。全诗四首,每句七字,平仄押韵,格律严谨,是刘过词中别开生面的作品。此篇为第四首。
首句写景:“小阁看书蜡炬残”。点明地点和人物。小阁,即书房。看书,即读书。烛光残,即蜡烛烧完了。这里,不仅写出了时间已经不早,而且写出了人物在读书中的专注与投入。“小”字表明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之低微,“残”字则表明了人物的心境之凄凉。
次句写景:“溟蒙疏雨作秋寒”。这是说,细雨蒙蒙,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寒意。“作秋寒。”这里的“作”字,是动词,表示“产生”的意思。它既描绘了天气,又烘托出人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景:“江山风物愁将尽。”这是说,江山的美景令人心烦意乱,想要尽情欣赏。这里的“愁”、“尽”,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忧愁”和“完满”。“江山风物愁将尽”,既是说景色之美,也是说人的情怀之苦。
最后两句写景:“湖海舟舤客耐看”。这是说,湖海的舟楫上的行人,耐得住寂寞,能够欣赏自然之美。这里的“耐看”,既是指舟子能够欣赏自然之美,也是说刘过的心境之高远。
尾句写景:“压树黄鹂同坐湿,冲泥瘦马独行难。”这是说,坐在车上的黄鹂也被雨水淋湿了,而独自行走的瘦马也冲泥受累了。这两句虽然只是写了景物,但它们却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这里的“同坐湿”和“独行难”,都不是景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而是人对景物的感受。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诗人通过对一幅幅山水画卷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他的这种感受和体验,正是他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在黑暗社会中苦苦挣扎、苦苦寻觅的一种反映。
刘过的诗歌创作,以豪放为主,但他并非一味追求豪放,而是把豪放与细腻相结合。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得他的诗歌既有豪放之风,又有细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