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斧鸣前崦,巡金响近村。
西风摧木叶,落日下柴门。
梦可黄紬被,吟堪老瓦盆。
嬉来随野叟,相就问鸡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一次散步时,看到傍晚时分的景色,有感而发所写。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 伐斧鸣前崦,巡金响近村。
- “伐斧”:指的是砍柴的动作。
- “鸣前崦”:声音传到了前面的山坳。
- “巡金”:这里可能是用“巡行”的谐音或意象来描述声音传播的样子。
- “近村”:接近村庄的地方。
- 西风摧木叶,落日下柴门。
- “西风”:秋风。
- “摧木叶”:指秋风吹过,树木的叶子被吹落。
- “落日”:太阳下山。
- “柴门”:指简陋的小木门。
- 梦可黄紬被,吟堪老瓦盆。
- “梦可”:意思是可以做梦。
- “黄紬被”:黄色的丝质被子。
- “吟堪”:吟咏诗歌很合适。
- “老瓦盆”:旧瓦盆,指简朴的生活用具。
- 嬉来随野叟,相就问鸡豚。
- “嬉来”:玩耍而来。
- “野叟”:指乡村的老人。
- “相就”:互相靠近。
- “问鸡豚”:询问饲养的家禽家畜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黄昏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萧瑟、夕阳的余晖以及乡村生活的朴素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村落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