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两日驿,贱子十年游。
蹭蹬身将晚,飘零鬓易秋。
山川怀旧迹,花鸟识新愁。
趁此浮东海,无人与借舟。

【译文】

在丹阳道中,我停留了两日,十年来一直在外漂泊。如今我已年老体衰,前途渺茫,人生如飘零之叶易逝。山川草木,人事变迁,旧迹已不可追。花儿鸟儿也似懂得人世的沧桑。趁我还年轻,趁东海未干,借船渡海,摆脱尘世羁绊。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使东都时所作,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人以旅途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等的感慨。

“丹阳道中”两句点明此行是在丹阳道中。“贱子”自谦之词,言自己地位卑微,与“贱子”相呼应的是“两日驿”,言停留时间之短。十年“游”,言在外漂泊已久,漂泊在外的辛苦不言而喻。

“蹭蹬身将晚,飘零鬓易秋”两句写岁月催人。“蹭蹬”是走运不好的意思;“迟暮”指人到了老年。“飘零”是形容自己的身世遭遇,意谓自己像落叶一样随风飘荡、四处漂泊。“鬓”指发鬓。“易秋”是说秋天一到,头发就白了,暗喻自己的年华已逝,青春不再。诗人以“身”“鬓”二字作结语,形象地描绘出他憔悴的形象和衰老的容颜。

后四句则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山川怀旧迹”三句,言自己怀念故土。诗人离开家乡已久,对故乡山水自然有一番眷念之情。“识新愁”三句,言自己感伤时世。诗人感叹自己虽在异乡漂泊,但所见所闻皆令人伤感,因为国家已经动乱不安,自己又远离家乡,所以只能借酒浇愁,借酒浇愁更增惆怅。

最后两句,言自己趁年轻,乘着东海未干,借船渡海,摆脱红尘俗世的羁绊。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设想。诗人通过这一设想,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既然人生短暂,世事多舛,不如趁着年轻,趁东海未干,借船渡海,脱离尘世的羁绊。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达出深刻的意境。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