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蒙袂者,半鬼半人殊。
空下牛衣泪,勿言秧马租。
少年轻贾谊,男子孰郇模。
安得流民绘,丹青四野逋。
【诗句解读】
嗟来蒙袂者,半鬼半人殊。
空下牛衣泪,勿言秧马租。
少年轻贾谊,男子孰郇模。
安得流民绘,丹青四野逋。
【译文】
唉,那些被嗟来之苦的人们,一半是鬼一半是人,区别何在?
他们只能默默流泪,不能言说他们的辛苦。
年轻人像年轻的贾谊一样,而男儿谁能像郇模一样坚贞不屈?
怎样才能得到流离失所者的画像,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也能被世人铭记?
【注释】
- 嗟来:古代的一种礼节,意为施舍食物时先从有权势者开始,然后再轮到地位较低的人。
- 蒙袂(mèi):衣袖,泛指衣物。
- 牛衣:破旧的牛皮衣服,用来比喻贫苦的生活或生活艰辛。
- 秧马租:即“牛衣”中的“牛”,此处代指牛耕。
-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哲学家,著名政治家晁错的老师。
- 郇(xún)模:传说中的仙人名,传说他能隐身不露形。
-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这里指画卷,即画卷可以记载流民的事迹。
- 逋(bū):逃散、流亡。
- “安得”:如何能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压迫的不满。作者通过描绘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痛苦和无助,以及对年轻有志之士如贾谊和郇模的精神赞扬,展现了作者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同时,通过对流民的画作的呼唤,表达了希望人们能记住这些苦难中的英雄,以唤起社会的共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