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烟际树,悠悠原上村。
奇峦羃云脚,激水漱石根。
远色虚难拟,幽襟孤可扪。
虽无跻攀侣,兹地足隐沦。

【题解】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首两句写远山,“暧暧”形容烟色迷蒙,山影依稀;“悠悠”形容原野辽阔,村寨宁静。

三、四句写奇峻的山峰和湍急的水流,“奇峦羃云脚”意谓奇峰怪石犹如云气缭绕,“激水漱石根”意谓激流冲刷着山岩。

五、六句写景色之幽静,“远色虚难拟”意谓远处的色彩难以捉摸、描绘,“幽襟孤可扪”意谓只有孤独的心怀才能体会。

末两句写虽无人相伴却能欣赏到美景,“虽无跻攀侣”意谓没有同游的人陪伴,“兹地足隐沦”意谓这地方足以让人隐居避世。

【注释】暧暧:模糊。羃(xiù):环绕。漱:冲刷。跻攀:登临。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

诗的前两联写远景。开头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朦胧的山水图。烟雾弥漫,笼罩着山腰;一片平旷的原野伸向远方。这两句用一“暧暧”一“悠悠”,勾勒出一片迷蒙的远景,给人一种朦胧感,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两句,笔锋一转,从远景转向近景。奇峰怪石,耸入云霄,山石上飞瀑直泻。这两句用一“奇”一“激”,勾勒出一幅雄伟的景象。“奇峦羃云脚”、“激水漱石根”,都是写山的气势,给人以震撼之感。

诗的第三联进一步写景。“远色虚难拟,幽襟孤可扪。”意思是说,远处的色彩模糊得令人无法揣摩;只有孤独的心绪才足以体味。这一联写诗人独自面对眼前的美景,感受内心的愉悦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虽无跻攀侣,兹地足隐沦。”意思是说,虽然没有人陪伴,但这个地方足以让人隐居避世了。这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常见,如王维的《终南山》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诗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