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虹饮溪溪怒斗,摩空削壁芙蓉瘦。
中流诘屈翻鼋鼍,凌烟百道悬钟吼。
此时还家一片苇,千年涕作河梁水。
津头灵气真宰妒,匣里黯澹分龙子。
笑解青丝系远虹,日南碧荔写雕龙。
荧荧石火照颜色,会教扇底叵罗灰。
男儿文彩二十殊,九天咳唾纷玄珠。
鹑袍藤笈今如此,会稽买臣元姓朱。
主人肮脏掀眉者,一生苦遭官长骂。
祇将牙齿托清芬,长风拂拭鲛绡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送朱生入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第1-2句:
渴虹饮溪溪怒斗,摩空削壁芙蓉瘦。
- 关键词解释: “渴虹”指的是渴望如彩虹一般美丽的景象。“怒斗”形容水流激烈地冲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水势汹涌、激荡的山水画卷。
- 赏析: 这里的“渴虹饮溪”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同时也暗喻了对友人朱生即将踏上征途的期待。
第3-9句:
中流诘屈翻鼋鼍,凌烟百道悬钟吼。
- 关键词解释: “中流”指河流的中心部分。“诘屈”形容水流曲折回旋的样子。“凌烟”可能是指烟雾弥漫的景色。“悬钟吼”描述钟声在水面上震荡的情景。
- 赏析: 这三句诗通过对水流动态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路途上的艰难与挑战。
第10-14句:
此时还家一片苇,千年涕作河梁水。
- 关键词解释: “此时”指的是此时此刻。“还家”意味着归来或回家。“涕作河梁水”形容泪水如同河水一样流淌。
- 赏析: 这里通过对比现在的生活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艰辛与不易。
第15-18句:
津头灵气真宰妒,匣里黯澹分龙子。
- 关键词解释: “津头”指渡口或者码头。“真宰”可能是指真正的主宰者。“匣里”表示藏于箱匣之中。“龙子”通常用来形容高贵、杰出的人才。
-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
第19-27句:
笑解青丝系远虹,日南碧荔写雕龙。
- 关键词解释: “青丝”指的是黑色的头发。“系远虹”意味着将黑色的头发与远山相连,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碧荔”指的是荔枝,一种果实。“写雕龙”则形容用笔力遒劲地描绘龙的形象。
- 赏析: 这几句诗通过对头发、荔枝与龙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叹。
第28-34句:
荧荧石火照颜色,会教扇底叵罗灰。
- 关键词解释: “荧荧”形容火光微弱而闪烁。“石火”可能是指石头燃烧产生的火苗。“颜色”指的是火焰的颜色。“叵罗”是一种古代的容器,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扇子。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火光和颜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友人未来前程的担忧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第35-40句:
男儿文彩二十殊,九天咳唾纷玄珠。
- 关键词解释: “男儿”指的是男子汉。“文彩”指的是才学和气质。“二十”可能是指二十岁出头的年龄。“九天”在这里可能代表着极高的地位和声望。“玄珠”指的是珍贵的珍珠,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才学的珍贵。
- 赏析: 这几句诗赞扬了友人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并预示了他将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
第41-45句:
鹑袍藤笈今如此,会稽买臣元姓朱。
- 关键词解释: “鹑袍”指的是鹑尾长袍,古代的一种官服。“藤笈”是指藤制的书箱,古代学子常用的学习用具。“买臣”可能是指汉代的一个人物,名叫买臣。“元姓朱”说明这个朋友姓朱,并且家族有显赫的历史。
- 赏析: 这几句诗通过对朋友过去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其成长过程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揭示了其家族背景的深厚与尊贵。
第46-48句:
主人肮脏掀眉者,一生苦遭官长骂。
- 关键词解释: “主人”在这里可能代指朋友的父亲或者其他长辈。“肮脏掀眉者”可能是指那些性格豪爽、直率的长辈。“官长”指的是官员或者上级。“骂”可能是指遭受斥责或者批评。
- 赏析: 这几句诗通过描写长辈的性格特点,反映了朋友家庭中的一些不顺利的情况或遭遇,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家庭困境的同情和理解。
第49-53句:
祇将牙齿托清芬,长风拂拭鲛绡化。
- 关键词解释: “祇将”可能是指只是、仅仅的意思。“牙齿”在这里可能是指朋友的才能或个性特征。“清芬”指的是清新的香气,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朋友的品德或才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长风拂拭鲛绡化”形容朋友的才能像长风吹拂一样,使得原本薄弱的东西变得坚固起来。
- 赏析: 这几句诗赞美了朋友的才能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第54-55句:
笑解青丝系远虹,日南碧荔写雕龙。
- 关键词解释: “笑解”可能是指轻松地解开或解脱的意思。“系远虹”形容将黑色头发与远方的美景相联系。“日南碧荔”指南方出产的荔枝,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朋友所处之地的美丽与富饶。“写雕龙”则形容用文笔描绘出龙的形象。
- 赏析: 这两句诗再次强调了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赞誉,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和鼓励。
这首诗整体上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前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他未来成就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