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双垂午夜花,尊前离思托琵琶。
高歌一曲愁行路,到处苍山未是家。
【注解】:
- 银烛双垂(yín-zhú shuāng chú):银色的蜡烛,下垂着。
- 午夜花:指夜晚盛开的花。
- 尊前:酒桌前。
- 高歌一曲愁行路:高声歌唱一曲,表达旅途中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 苍山未是家:形容路途遥远,家乡尚远,难以归来。
【译文】:
银色的蜡烛映照着夜晚盛开的花,酒杯面前离别思念寄托在琵琶上。
高歌一曲抒发了旅途的愁思,但四处皆是连绵的山峦,我还未回到家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深夜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归家的渴望。
首句“银烛双垂午夜花”,以银烛映照下的花朵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银烛的光泽与午夜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花朵更加娇艳夺目。这里的“银烛”象征着光明和温暖,暗示着无论外界多么黑暗,只要有这些象征性的光华,就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二句“尊前离思托琵琶”,表达了在酒桌前,离乡背井的思乡之情寄托在手中所执的琵琶之上。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常常被视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这里借琵琶寄托离愁别绪,既形象又含蓄。
第三句“高歌一曲愁行路”,描述了诗人高歌一曲,以此抒发旅途中的哀愁和思乡之情。这里的“高歌”不仅是声音的高昂,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末句“到处苍山未是家”,则将视角扩展到整个旅途中,描绘出一幅广袤的山水画面。这里的“苍山”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漫长,而“未是家”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和归途遥遥无期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送别的场景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归家的强烈期盼。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