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飞阁俯崔嵬,吴越诸峰面面开。
错落山形皆北拱,微茫海气自东来。
秦皇驱石元无字,汉代祈灵漫有台。
七十二君多胜事,只今斜日照苍苔。
”`
泰山 其四中天飞阁俯崔嵬,吴越诸峰面面开。错落山形皆北拱,微茫海气自东来。
秦皇驱石元无字,汉代祈灵漫有台。七十二君多胜事,只今斜日照苍苔。
译文
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的阁楼俯视着巍峨的山峰,吴越的群峰都向它敞开。错落有致的山脉都朝向北方,微弱的海风从东方吹来。秦始皇驱赶巨石,却没有留下文字;汉代的人们祈求神灵,只是建立了一些祭坛而已。历史上的七十二位帝王,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事情,现在只剩下斜阳照耀下的青苔。
注释
- 中天飞阁:高耸入云的建筑,位于半空之中,俯视着下方的景色。
-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而雄伟。
- 吴越诸峰:指吴国和越国的山峦。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汉代祈灵:指的是汉代的人们通过祭拜神灵来祈求平安或吉祥。
- 七十二君:这里泛指历史上的众多帝王。
- 斜阳:太阳倾斜落下时的景象。
- 苍苔: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绿色植物,常出现在石头上。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泰山的一次壮丽描绘。首句“中天飞阁俯崔嵬”,通过“中天”、“飞阁”等词语,展现了泰山之巅建筑的壮观与高远。接着,“吴越诸峰面面开”则具体说明了这些山峰的多样形态和广阔视野。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故事也常常出现在诗歌中,用以象征帝王的威严和历史的变迁。然而,诗人在这里并未直接叙述这些历史故事,而是通过自然景观来间接表达。
最后一句“只今斜日照苍苔”则带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夕阳下青苔的静谧与历史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沧桑。整首诗通过对泰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游泰山》不仅是对泰山的自然风光进行描绘,更是通过这些自然景物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这种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的情感和精神追求的写作方式,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