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义真大闲,浮生仅朝露。
谁谓捐生仁,乃出两荆布。
济济冠佩徒,讲习亦有数。
临难辄易心,宁愧所学负。
忆昨大江西,凶逆啸而聚。
皎皎双白璧,不受纤尘污。
一死等鸿毛,裕若身为度。
颇闻官氏宗,自昔遵王路。
世德贻范谟,奕叶昌胤祚。
丈夫槩可知,大节况童孺。
诏旨揭门闾,褒旌岂虚誉。
【注释】
- 江西官氏二烈女:指江西的官氏家族中的两位女性烈士。
- 节义真大闲:意指她们的节义精神非常伟大和高尚。
- 浮生仅朝露:形容人生短暂,如同早晨的露水一般易逝。
- 谁谓捐生仁,乃出两荆布:意思是谁说放弃生命是仁德的表现,而是用两块荆布来比喻他们的牺牲。
- 济济冠佩徒:形容当时的学者或官员们穿着整齐,佩戴着华丽的帽子。
- 讲习亦有数:指他们学习知识、讨论时事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 临难辄易心:在面临危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的心态。
- 宁愧所学负:意思是即使不能以所学成就事业,也不会感到惭愧。
- 忆昨大江西,凶逆啸而聚:回忆起当年江西地区遭受战乱和叛乱的情况。
- 皎皎双白璧,不受纤尘污:形容两位烈士如同洁白的玉璧一样纯洁无瑕,不会被世俗的污垢所玷污。
- 一死等鸿毛,裕若身为度:表示她们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忍受屈辱,就像鸿雁飞翔时羽毛的重量微不足道一样。
- 颇闻官氏宗,自昔遵王路:听说官氏家族自古以来都遵循着君王的道路。
- 世德贻范谟,奕叶昌胤祚:指的是官氏家族世代传承美德和榜样。
- 丈夫槩可知,大节况童孺:意思是说男子汉应该明白这一点,大节操比孩童还纯真。
- 诏旨揭门闾,褒旌岂虚誉:诏书颁布到家门上,表彰和赞扬是真实的荣誉。
【赏析】
这首诗是江西官氏二烈女(即江西官氏的两个女子)的诗作。她们以节义著称,不畏艰难,勇于牺牲,表现出极高的品德和勇气。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
第一句“节义真大闲”,表达了她们对节义的高度评价。第二句“浮生仅朝露”,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第三句“谁谓捐生仁”,表达了她们认为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仁慈的行为。第四句“乃出两荆布”,进一步说明了她们的慷慨和无私。第五至六句“济济冠佩徒,讲习亦有数”,描述了当时学者或官员们的生活状态。第七句“临难辄易心”,强调了她们在危险时刻能保持冷静的能力。第八句“宁愧所学负”,表明她们对自己的学识并不感到羞愧。
整首诗充满了赞美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两位女子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