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邻荒驿,孤坟出短垣。
老怀难割爱,旧鬼亦烦冤。
岁晚乡心迫,天高泪眼昏。
哀歌不成调,为尔一招魂。

【注释】

过彭城驿哭恒孙二首 其二:过,经过。恒孙,作者的好友。“彭城”,古县名,在今江苏徐州市。这首诗是作者经过徐州时,为悼念他的友人恒孙而作的。

野寺邻荒驿,孤坟出短垣。

孤坟:指坟墓孤零零地露出来,这里指恒孙的坟墓。

【译文】

荒废的寺庙靠近破败的驿站,孤零零的坟墓露出围墙之外。

老怀难割爱,旧鬼亦烦冤。

旧鬼:指恒孙已死的鬼魂。

岁晚乡心迫,天高泪眼昏。

岁晚:年岁将尽。乡心:家乡之心,此处指对恒孙的怀念之情。

天高泪眼昏:眼泪流得很多,使眼睛昏沉。

哀歌不成调,为尔一招魂。

哀歌:悲歌;指作者所作的祭文。招魂:召唤亡灵归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经过徐州时,为悼念他的故友恒孙而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全诗以哀伤之笔抒写哀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切。

首联“野寺邻荒驿,孤坟出短垣”,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野寺”、“荒驿”表明作者行经之地,荒凉萧索;“孤坟”表明恒孙墓地孤单冷落;“出短垣”说明恒孙墓地在荒野之中,不为人注意。这几句写景叙事,交代了背景。“孤坟出短垣”与杜甫《石壕吏》诗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两句同用,都写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

颔联“老怀难割爱,旧鬼亦烦冤”。这两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抒情。“老怀”,谓老人怀抱;“难割爱”,说恒孙生前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怎能忍心割断对他的一片深情呢?“旧鬼亦烦冤”,说恒孙去世后,自己常常梦见他,醒来后还觉得心中烦乱不安。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恒孙的怀念,也写出了他对恒孙死难的悲痛心情。

颈联“岁晚乡心迫,天高泪眼昏”,直抒胸臆,抒发对恒孙的思念之情。“乡心迫”指诗人因久客在外,对恒孙十分思念,想早日回到故乡去看望他。“天高泪眼昏”是说由于思念恒孙而泪水涟涟,视线模糊不清,形容愁思之深、之切。这一联把对恒孙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末联“哀歌不成调,为尔招魂”。这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全诗感情的升华之处。“哀歌”即指前诗中的“哀歌成章”。诗人因悲痛过度,不能自抑,只好放声痛哭起来,但声音却哽咽得不成调。最后只好发出凄厉的呼唤之声:“为尔招魂!”意思是说:为了纪念恒孙,我只好为他招魂了!这一联既是对恒孙的追悼,也是对恒孙的颂扬。

全诗以“哀歌”为线索,从写景到抒情再到呼天抢地、呼魂招魄,一气呵成,结构严密紧凑,语言简练含蓄,情感真挚热烈,表现了诗人对亡友恒孙深厚的友谊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