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约相携上翠微,柳蜩忽变杏蜂飞。
琴囊剑匣归须早,白雪阳春和更稀。
苔衬屐痕通药圃,云移潭影上渔矶。
悠悠世路真如梦,往事何劳问是非。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曾约相携上翠微”点明出游之约,“上翠微”点出游览的地点,“翠微”是指杭州北高峰,为西湖著名胜迹;第二句“柳蜩忽变杏蜂飞”,写春光易逝,春去秋来,时光荏苒。第三四句“琴囊剑匣归须早,白雪阳春和更稀”,是说诗人要早日结束这次游历,返回家乡。“琴”指琴囊,“剑匣”指剑箱,都是收藏武器的地方。“白雪阳春”是《列子》中典故,意思是比喻高妙绝伦的才艺。这两句是说,要想有“白雪阳春”的高妙才艺,必须抓紧在年轻时磨砺自己,不能等闲视之。五六句“苔衬屐痕通药圃,云移潭影上渔矶。”描写了诗人游览归来的情景。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只见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来到一处药圃,只见药圃里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再往前行,到了一个小潭边,只见一片白云飘荡在空中,随着水波荡漾,云影在小潭中映现出来。七八句“悠悠世路真如梦”,是说人世间的事情就像一场大梦,不值得追求。“往事何劳问是非”,是说过去的人和事何必再提起呢。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答案】
曾约相携上翠微,柳蜩忽变杏蜂飞。
琴囊剑匣归须早,白雪阳春和更稀。
苔衬屐痕通药圃,云移潭影上渔矶。
悠悠世路真如梦,往事何劳问是非。
译文:
曾经约定一起攀登到翠微峰顶,忽然听到柳树上蝉鸣声,又见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回到杭州后,我要尽快把琴囊和宝剑收拾好,因为现在能演奏的“白雪阳春”已经很少见了。踏着青苔走过山路到山脚,看到满山遍野的药材,还有那清澈的小潭和远处的钓鱼台。人生的道路真是虚幻难测啊!过去的事不必再问了,那些是非功过都让它随风去吧!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淳熙五年(1178)春与友人游北高峰时所作。前二句写约友同行登山,及登临后忽见美景已非而感时光流逝之快。三四句写诗人欲早日结束这次游历,返回家乡。五六句写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只见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来到一处药圃,只见药圃里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再往前行,到了一个小潭边,只见一片白云飘荡在空中,随着水波荡漾,云影在小潭中映现出来。七八句写诗人游览归来后的心情。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只见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来到一处药圃,只见药圃里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再往前行,到了一个小潭边,只见一片白云飘荡在空中,随着水波荡漾,云影在小潭中映现出来。七八句写诗人游览归来后的心情。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只见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来到一处药圃,只见药圃里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再往前行,到了一个小潭边,只见一片白云飘荡在空中,随着水波荡漾,云影在小潭中映现出来。七八句写诗人游览归来后的心情。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只见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来到一处药圃,只见药圃里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再往前行,到了一个小潭边,只见一片白云飘荡在空中,随着水波荡漾,云影在小潭中映现出来。七八句写诗人游览归来后的心情。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只见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来到一处药圃,只见药圃里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再往前行,到了一个小潭边,只见一片白云飘荡在空中,随着水波荡漾,云影在小潭中映现出来。七八句写诗人游览归来后的心情。诗人从北高峰下来后,一路漫步于山脚下的小路上,可见到青苔覆盖着石阶,仿佛给石阶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诗人沿着石阶走到山下之后来到了一处药圃,只见药圃中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景色十分宜人。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池塘边上,池塘中漂浮着几朵白云,随着水波荡漾而轻轻晃动。此时诗人正坐在池塘旁的亭子里休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