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残红扫不空,庭前双鹤自开笼。
一帘柳絮飞晴雪,十里湖堤卧采虹。
农饷依稀村巷北,渔歌欸乃水云中。
放舟直过余支曲,兰桨轻摇溯远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杏庄春游次帘山韵三首》。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花径残红扫不空,庭前双鹤自开笼。
注释:
-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里杏园的景象。
- “花径残红”指春天的花径上还残留着红色的花瓣,“扫不空”表示这些花瓣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 “庭前双鹤”描绘了两只鹤在庭前自由地飞翔,它们似乎已经摆脱了笼中的束缚。
- “自开笼”意味着这两只鹤已经完全自由,不再受到任何限制。
- “春游次帘山”可能是指贾至在春天时游览了杏园,并且在这里写下了这首诗。
译文:
杏园里的小径上还残留着春天的花朵,但已经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两只自由自在的鹤在庭院中翱翔,仿佛已经摆脱了笼中的束缚。
一帘柳絮飞晴雪,十里湖堤卧采虹。
注释:
- 这首诗继续描述杏园的景象。
- “一帘柳絮”指的是柳树飘落的柳絮,如同帘子一样垂挂着。
- “飞晴雪”形容这些柳絮在空中飘扬,就像白色的雪花一样。
- “十里湖堤卧采虹”描述了湖边堤坝上的景色。
- “采虹”可能是指彩虹,因为在晴朗的天气下,彩虹常常出现在湖面上。
- “十里湖堤”表明湖堤很长,大约十公里。
译文:
柳树上飘落的柳絮在天空中飞舞,就像是飘落的白雪一般。湖边的堤坝上,彩虹卧躺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观赏的人。
农饷依稀村巷北,渔歌欸乃水云中。
注释:
- 这首诗进一步描述了乡村的自然风景。
- “农饷”指的是农家的粮食,可能是用来喂养家禽或者牲畜的食物。
- “村巷北”指的是村庄中的小巷或街道。
- “渔歌欸乃”形容渔民唱的歌调悠扬而动听,可能是在水面上捕鱼时发出的歌声。
- “水云中”描绘了水面上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 “欸乃”可能是一种渔歌的节奏,用来形容渔民唱歌的方式。
译文:
在村庄的小巷或街道上,农民们留下了隐约可见的痕迹,他们正在收获粮食。渔民们在水波荡漾的湖面上唱着悠扬的歌曲,他们的歌声仿佛在水雾弥漫的云层中回荡。
放舟直过余支曲,兰桨轻摇溯远风。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船只在湖面上行驶的情景。
- “放舟”可能是指划船出发。
- “直过余支曲”形容船只直接驶过湖面上曲折蜿蜒的路径。
- “兰桨”指的是用兰花做的桨。
- “轻摇溯远风”描绘了船桨轻轻摆动,引领着顺风前行的情景。
- “溯远风”指的是逆着强劲的风前进。
译文:
我乘着小船直接驶过了曲折的河道,用兰花制成的船桨轻轻地摇动,迎着那股强劲的东风向前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