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失其御,十日无精光。
滕六驱前锋,回风恣清狂。
晨光炫银海,檐滴更漏长。
我发日已白,对此重感伤。
披氅学王恭,展卷怀孙康。
哀彼下土人,大半亏衣粮。
履敝东郭跣,门闭袁安僵。
愿言早开霁,万象熙春阳。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忧心。
第一句“东皇失其御”,东皇即太白金星,这里指月亮,因古代神话中,太白金星专司月事,所以称月亮。这句说月亮被云遮住了,失去了它应有的光辉。
第二句“十日无精光”中的十日指的是农历十月,这时天气寒冷,霜降雪飘,万物都处于凋零衰败之状,所以用“无精光”形容。
第三句“滕六驱前锋,回风恣清狂”,这是说寒风从北方吹来,把滕州(今山东曲阜)刮得尘土飞扬,草木摧折。这里的“六”、“锋”、“狂”三字,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强劲和肆虐。
第四句“晨光炫银海,檐滴更漏长”,清晨阳光照耀着整个大地,晶莹剔透如同银海一般。屋檐上的滴水声与更漏声相伴,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
第五句“我发日已白,对此重感伤”,这一句以自伤的口吻抒发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力衰,白发丛生,看到这样的情景不免感到悲伤。
第六句“披氅学王恭,展卷怀孙康”中的“王恭”和“孙康”都是晋代人,他们曾披裘而坐,读书不辍。诗人通过这两位古人的行为,表达自己虽身处乱世却依然坚持读书学习的决心。
第七句“哀彼下土人,大半亏衣粮”,“哀彼”是指那些生活在下层的人,他们生活困苦,衣食无着。“衣粮”则暗指他们的生计问题。
第八句“履敝东郭跣”,“履敝”指鞋子破旧不堪;“东郭”是一个地名,这里泛指贫困地区;“跣”(xiǎn)是光着脚走路的意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的同情和关怀。
第九句“门闭袁安僵”,袁安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曾闭门不出,表示自己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这里的“僵”指他因闭门拒仕而身体僵硬,无法动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迫隐居山林、不愿出仕的人的敬意。
第十句“愿言早开霁,万象熙春阳”,诗人希望朝廷能够早日平息战乱,让天下太平无事。这里的“霁”指雨后天晴,“熙春阳”则是指春天阳光明媚的景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繁荣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