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侵寒露,篮舆驾曙烟。
到头分县界,随处出源泉。
叠石垣为屋,开山岭作田。
平原迷近远,禾黍正秋天。
注释:
过东武陵岭 —— 经过东武陵山的岭道。
野服侵寒露,篮舆驾曙烟—— 穿着野外的粗布衣服,在清晨的雾气中行进,乘坐着装有篮子的小车。
到头分县界,随处出源泉—— 到了尽头,分出了县的边界,到处都是泉水。
叠石垣为屋,开山岭作田—— 把石头叠起来作为房屋,开凿山岭作为田地。
平原迷近远,禾黍正秋天—— 在平坦的原野上,远处和近处都分辨不清,庄稼成熟,正是秋天收获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描写了诗人游览东武陵山岭时所见的美景和所经历的趣事。
首联“野服侵寒露,篮舆驾曙烟”,诗人身着粗布衣裳,在清晨的薄雾中行进,乘坐着装有篮子的小车。这里描绘了诗人朴素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颔联“到头分县界,随处出源泉”,诗人来到了山岭的尽头,分出了县的边界,到处都是泉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颈联“叠石垣为屋,开山岭作田”,诗人用石头堆砌成房屋,开凿山岭作为田地。这些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尾联“平原迷近远,禾黍正秋天”,在平坦的原野上,远处和近处都分辨不清,庄稼成熟,正是秋天收获的时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扬和对丰收的喜悦。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