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八振砰訇,远送斜阳暝。
烟际声未沉,归僧在萝径。
【注释】
百八:寺院的钟声,以“百八”为名。砰訇:钟声。暝:日落时分。萝径:藤萝覆盖的小路。
赏析:
此诗写寺中晚钟声与夕阳、山岚交融的景象。首句描绘出寺院钟声回荡的情景;第二句写寺内暮色苍茫,钟声远送斜阳,而归僧仍在山中漫游;第三句写寺庙上空的钟声未尽消失,而归僧已经踏上山间小道。全诗构思新奇,别出心裁,语言清新自然。
百八振砰訇,远送斜阳暝。
烟际声未沉,归僧在萝径。
【注释】
百八:寺院的钟声,以“百八”为名。砰訇:钟声。暝:日落时分。萝径:藤萝覆盖的小路。
赏析:
此诗写寺中晚钟声与夕阳、山岚交融的景象。首句描绘出寺院钟声回荡的情景;第二句写寺内暮色苍茫,钟声远送斜阳,而归僧仍在山中漫游;第三句写寺庙上空的钟声未尽消失,而归僧已经踏上山间小道。全诗构思新奇,别出心裁,语言清新自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和严太史白堂闲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1. 道院何寂泬 - 道院,通常指道教修行的地方。"寂泬"是这里表达的静谧、空旷之意。 - 注释:在道院里感觉非常安静而空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环境的向往。 2. 端居想虎闱 - "端居"意味着端正地坐在一个地方或职位上,不轻易外出;"虎闱"则暗喻严太史的权威或者地位。 - 注释
【注释】 何处难忘:哪里忘不掉。 元宵午夜: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 星灯交灿烂:星星的灯与地上的灯交相辉映,显得灿烂辉煌。 人月斗婵娟:地上的人和天上的月亮互相辉映,争奇斗艳。 巷陌联车骑:大街小巷里接连不断的车马声。 楼台咽管弦:高楼大厦中传出的乐声。 此时无一盏,奚以庆新年:没有酒喝,怎么庆祝新年呢?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景色的诗作,全诗意境优美动人,语言生动活泼
诗句解释 - "燕坐探元化":在安静的环境中坐着,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 "蓂花子细看":仔细观察着新长出的植物,如蓂花(一种小草,古人认为它代表时令)。 - "龙蛇成笔阵":用笔墨来描绘龙蛇般的书法。 - "风月净诗坛":诗歌的领域被清新、宁静的气氛所充满。 - "古砌苔痕匝":古旧的石阶上满是苔藓。 - "空阶螮影盘":空无一人的台阶上,影子显得格外大。 - "壮怀怜老大,无复惜春残"
【诗句释义】 汶川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威州即威州城。晓发赴威,指清晨出发前往汶川。 羌夷:古代对居住在四川西部的少数民族的通称。汉氓:指汉族百姓,这里特指作者自己。 “强半”:差不多一半。羌夷少汉氓:羌夷人与汉族百姓差不多都少了。 “荒岁”:指灾荒之年。民贫:百姓穷困。重敛:加重赋税。惩:戒惧。 “边关”:边境关隘。盗息:盗贼停止为患。长征:远行。 “马乘危栈空中下”:意思是说
【注释】 1.徵士:古代对有学问而隐居山林的人的称呼。吴康斋与弼:即吴康斋,字与弼,号退庵,明末文学家、诗人。 2.小隐都忘大隐名:指隐居于山林之中的人忘记了朝廷中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不问世事。 3.仪刑:法度和榜样。 4.词源浩瀚倾三峡:形容学问渊博,像江水一样广阔,足以淹没整个三峡。 5.学术分明本六经:意指学术观点清晰明了,符合《六经》之教。 6.物议:舆论。 7.形迹
五丁峡 梁州书禹贡,黑水著图经。 道路通三辅,岩崖凿五丁。 金牛言诞谩,石鼓事沉冥。 独有悬钟石,分明上勒铭。 注释: - 梁州书禹贡:指《梁州志》这本书,它是记录古代梁州地理、历史的书籍,其中记载了关于五丁峡的描述。 - 黑水著图经:指的是《水经注》这本书,这是一部古代地理著作,其中详细描述了黑水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 道路通三辅:三辅指的是京兆尹(首都长安附近的三个郡)
注释:什么地方难忘酒?明时报政嘉。有人歌颂和谐友爱,到处长满桑麻。事情简单常封印,庭院空旷早放衙。此时无一盏美酒,何以度过年华。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生活中追求简朴、淡泊的生活态度。首联“何处难忘酒?明时报政嘉。”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热爱,以及在政治上取得成就的喜悦之情。颔联“有人歌颂和谐友爱,到处长满桑麻。”则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人们和睦相处、勤劳耕作的美好景象
【注释】 过小孤山:路过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江中小岛的一座孤山。小孤山,又名姑熟山,在安徽省铜陵市西南21.5公里处。群峰叠叠:山峰重重重叠。飞尽晴岚见翠螺:指登上山顶后,放眼远眺,只见晴空万里,白云朵朵。飞,动词,形容云彩流动;晴岚,指云雾。翠螺,形容山峰像绿色的螺壳。砥柱只今擎宇宙:砥柱,即砥柱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北黄河南岸,是黄河中的一块巨石,形状像一只矗立于水面的石柱。擎,撑起,支持
【诗句解析】 1. 官居斗邑宦情微,未老投簪早见几。门外新开松菊径,山中闲制芰荷衣。 - 注释:在官位低微(“斗邑”暗示),但内心并不感到满足;还未到年老时便辞官归家。 - 赏析:表达了作者虽身居要职却内心不满足的情感。 2. 甘同倦鸟投林宿,笑看浮云作雨归。 - 注释:愿意像疲倦的鸟儿一样栖息于树林,享受安宁的生活;看到天空中的浮云变幻成雨,也乐于接受自然的变化。 - 赏析
【注释】 登山马首东,下马策吟筇:登山时抬头向东看,下马后拄着筇杖吟诗。筇是竹制的手杖。 日霁(jì)林光净,云开树影重:雨过天晴树林显得格外清新明亮,白云飘散树影也显得特别清晰。 晓钟惊宿羽,春涧起潜龙:早晨的钟声把夜宿的鸟吓飞了,山涧中潜藏着的龙被震了出来。 授我长生诀,分明守绛宫:你传授给我长生不老的方法,让我明白如何去守护那绛红色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仙洞时的情景
注释:渔村在江边被阳光照耀,寒冷的鸦雀飞回家。理棹回到中流,淡泊南山景色。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江边渔村景色的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民们捕鱼归来的情景。首句“返照射江皋”,写出了阳光照射在江边的景色。次句“寒鸦闪归翼”,写到了寒冷天气下,鸟儿们纷纷飞回自己的巢穴。三句“理棹回中流”,写到了渔民们收拾好船桨,准备划回自己的家中。最后一句“澹彼南山色”,描绘出夕阳下的南山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注释: 远梅:我居住在江北,而你生活在江南,虽然距离遥远,但彼此心有灵犀。 千里幽香鼻未参:即使千里之遥,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 安得故园明月夜:怎样才能在故乡的明月之夜与梅花相伴呢? 花前宾主共成三:在花下,作为客人和主人一起欣赏梅花,共度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方的朋友的,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梅花为引,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首句“我居江北尔江南”
梦梅 西风昨夜到茅庐,勾引吟魂会老逋。 羌管数声惊别梦,一天凉月碧窗虚。 注释: 梦梅:即《梦梅花》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词作。此词写梦中游园赏梅的情景。上阕写梦境中的所见所闻,下阕写梦境中的情思。 西风昨夜到茅庐:西风从昨天晚上刮到了茅庐(作者住所)。 勾引吟魂会老逋:引诱了诗人的诗魂和老逋(晋人陶潜字子平,后人尊他为“五柳先生”,称其宅为“五柳居”或“五柳堂”。此处指陶潜)相聚。
【诗句释义】 山寺:指寺庙。 晴岚:晴朗的山雾。 郭:外城。 媚晴曦:阳光明媚。 浮岚:飘浮的云雾。 散芳树:芳香扑鼻的树木。 鸡犬:鸡和狗。 寂无声: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 人家:民宅或农家。 已深处:已经深入到山林之中。 【译文】 山寺里的晴岚在晴朗的阳光下消散,飘浮的云雾缭绕着芬芳的树林,一片宁静祥和。寺庙外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掩映在深林中,听不到一点儿声响。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景色的诗
【注释】 归帆:归去的船。依微:隐隐约约。楚天:指江边的天空,也代指南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日落时分,远望一片汪洋的大江,只见一艘帆船正缓缓地驶向岸边。夕阳斜照下,江面平静如镜,几幅帆影在西风中摇曳不定,渐渐地消失在远处天空里,只留下茫茫云海。全诗写景生动,画面优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和竹茶灶诗 - 天地胚胎骨格幽,渭侯那作晋风流。 - 描述一种高雅的品味与气质,通过“天地”“胚胎”等词语表达出一种深沉、内敛的美。渭侯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如王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高洁、超脱的文人风度。 - 银铛煮月当晴夜,石鼎凝云带晚秋。 - 用“银铛”、“石鼎”等器物来象征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夜晚煮月,象征着诗人在宁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而石鼎上凝聚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