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疏林返照浓,携锄野老尚雍容。
一家骨肉罾兵气,千里关河警夕烽。
此日戈鋋同草窃,当年带砺愧桐封。
高皇原庙谁呼吁,回首钟山翠万重。

江上疏林返照浓,携锄野老尚雍容。

一家骨肉罾兵气,千里关河警夕烽。

此日戈鋋同草窃,当年带砺愧桐封。

高皇原庙谁呼吁,回首钟山翠万重。

注释:

江上:指诗人所在之地。江上疏林返照浓,指的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稀疏的树林中,显得格外浓厚。携:拿着。锄:农具。野老:乡间的老人。尚:仍然,依然。雍容:庄重、从容的样子。

一家骨肉罾兵气,千里关河警夕烽。

一家骨肉:一家人或全家人。罾:捕鱼用的工具。兵气:战争的氛围。

千里关河:指的是遥远的边疆地区。警夕烽:警戒的烽火。

此日戈鋋同草窃,当年带砺愧桐封。

戈鋋:古代兵器,这里指代战争。草窃:指平民百姓参与的小规模叛乱。当年:过去的一年。带砺:磨刀石和磨刀石上的剑鞘。桐封:指被封赐为贵族的人。

高皇原庙谁呼吁,回首钟山翠万重。

高皇:指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庙:原皇帝的陵墓。谁呼吁:谁在呼唤?回首:回头看。钟山:南京的别称。翠万重:形容景色秀丽,绿色重重,如同绿色的波涛翻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江边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江上疏林返照浓”,以江上疏林的景象来衬托夕阳的余晖,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次句“携锄野老尚雍容”,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夫,他手持农具,面带庄重、从容的表情,形象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第三句“一家骨肉罾兵气”,通过描述家庭内部的紧张气氛,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安。第四句“千里关河警夕烽”,则进一步强调了边境地区战争的紧张和频繁,提醒人们警惕战争带来的灾难。

第五句“此日戈鋋同草窃”,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化的感慨。最后一句“当年带砺愧桐封”,则是反思自己的过去,表达了一种对于荣誉与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也表达了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