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金风动碧林,遥空独雁助长吟。
声寒绝塞三千里,影照长安一片砧。
秦陇云横朝起笛,潇湘月冷夜闻琴。
于今圣世销烽火,北海应无系帛音。
淅沥金风动碧林,遥空独雁助长吟。
译文:秋风细雨中,金风瑟瑟拂动翠绿的树林。
声寒绝塞三千里,影照长安一片砧。
注释:金风:秋风。绝塞:边塞。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砧:一种古代乐器。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通过“淅沥金风”和“碧林”两个词组的对比,写出了秋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以及树林被风吹动的样子。而后两句写景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由写景转入抒情。后两句是诗人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战火已熄、烽烟已散,应该让北海上的百姓安居乐业。
声寒绝塞三千里,影照长安一片砧。
译文:那雁鸣声穿过三千里的空间,映入长安城,犹如一阵阵砧响。
注释:绝塞:边境。砧:古代的乐器。
赏析:这两句是诗人对秋天声音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宽广胸怀和远见卓识。
秦陇云横朝起笛,潇湘月冷夜闻琴。
译文:秦岭和陇山之间,早晨升起的笛声如同横卧的云;潇湘之地,夜晚传来的琴音让人感到寒冷。
注释:秦陇:指秦岭和陇山。潇湘:地名,泛指南北地区。
赏析:这两句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豁达胸怀和高雅情趣。
于今圣世销烽火,北海应无系帛音。
译文:如今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乱烽火,北海上的渔民们也不再需要担心船只被系住。
注释:圣世:太平盛世。销烽火:指战乱平息。系帛音:指系船时的号角声。
赏析:这两句是诗人对当今时代和平景象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