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兵后半荒村,尚觉遗黎可自存。
黍子酒醇终日醉,木绵衣厚一冬温。
炊烟入炕家家榻,刺棘苫墙处处门。
便拟卜邻依朴俗,共栽桑枣满平原。

这首诗描绘了青州战后荒村的宁静景象,以及人们在困境中依然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句解析:

  1. “东秦兵后半荒村,尚觉遗黎可自存。” 描述了一个战争之后的场景,村庄遭受破坏,但幸存者仍能保持生活。
  • 东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名称,这里可能指战争发生地附近的地区。
  • 荒村:形容村庄荒芜破败,战后一片荒凉。
  • 遗黎:指战争中的幸存者。
  • 尚觉:似乎感觉到,有意识或直觉认为还有生机。
  • 自存:能够自己维持生存。
  1. “黍子酒醇终日醉,木绵衣厚一冬温。”
  • 黍子酒:一种用黍(一种谷物)酿制的酒。
  • :味道浓厚,酒味纯正。
  • 终日醉:整日沉醉其中,形容沉迷于某种事物或体验。
  • 木绵衣:一种使用木材制作的棉袄,因其保暖性好而得名。
  • 一冬温:整个冬季都很温暖。
  1. “炊烟入炕家家榻,刺棘苫墙处处门。”
  • 炊烟入炕:烟囱冒出的炊烟飘进屋内。
  • 家家榻:每个家庭都有床,形容家庭生活的舒适和便利。
  • 刺棘苫墙:用荆棘和草等自然材料覆盖在墙上,既防风又保温。
  • 处处门:每一个角落都有门窗,表示房屋结构严密。
  1. “便拟卜邻依朴俗,共栽桑枣满平原。”
  • 卜邻:选择邻居,此处指建立邻里关系。
  • 朴俗:朴实的习俗,这里指农村的朴素生活。
  • 桑枣满平原:田野里长满了桑树和枣树,形成了一片丰饶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后乡村生活的作品。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战后荒村的宁静景象,以及村民们在困境中的乐观与坚韧。虽然战火已经过去,但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仍在努力重建家园,寻找生活的乐趣。通过诗中的“黍子酒醇终日醉”,“木绵衣厚一冬温”等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战后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