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倡绝学,其宗在自然。
六经无声臭,应感起万缘。
一了一切妙,卓哉岂其禅。
矫矫古愚翁,参同有真诠。
诗章与翰墨,九鼎存一脔。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山斗遗思 其三: “山斗”通常指高大的山峰,“遗思”则暗示对过往或遗留下来的思考。此句意味着作者在思考那些古老的智慧和理念。
译文:
山巅上的古思,其精髓在自然之中;
六经(古代的六部经典,包括易经、诗经等)虽然不显声色,但却能引发种种缘起。
一切事物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岂是简单的禅悟?
那位古朴的愚翁,参同契中有着真实的解释。
诗篇与笔墨书写,九鼎之中存留了一片真谛。
- 注释:
- 山斗: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比喻古人的智慧。
- 遗思:遗留下来的思想或教诲。
- 江门倡绝学:指江门地区倡导并实践一种超越传统学问的方法。
- 宗:根本或中心。
- 六经: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包括《易》、《诗》、《书》、《礼》、《乐》、《春秋》。
- 无声臭:意指这些经典虽无声音却能影响深远。
- 万缘:指各种因缘,如因果、缘分等。
- 一了一切妙:表示彻底明了世间万物的道理和奥妙。
- 卓哉岂其禅:意为这种深刻的理解超越了禅宗所追求的境界,非常伟大。
- 矫矫古愚翁:形容一个古朴而明智的老人。
- 参同有真诠:指参同契中蕴含着真实的含义和解释。
- 诗章:诗歌的篇章,这里指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和见解。
- 翰墨:书法和文字,这里泛指书写和记录。
- 九鼎:古代传说中的大鼎,象征权威和稳定。
- 存一脔:保存一小部分,意指仅保留了一部分精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智慧和学问的怀念以及对它们深远影响的感慨。通过对古代经典的描述和现代生活的反思,反映了一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超越表面现象深入理解世界的愿望。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真理的赞美以及对复杂哲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个人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