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君已白发,步履尚便便。
借问龄几何,七十又多年。
杯酒随后生,长日竟追欢。
图书不尽意,悠悠细讨论。
道心乃如此,精神即大丹。
阴功行已满,终须骖紫鸾。
【解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冬,是诗人对友人陈唐山的祝寿之作。诗人以“寿词”为题,写其与陈唐山相见时的情景,以及对他的颂扬和祝福。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平易质朴。
其一:看君已白发,步履尚便便。
注释:①便便,形容脚步轻快的样子。
译文:看你已是满头白发了,但脚步依然轻盈快捷。
赏析:首二句是说,你已是满头白发,步履依然轻盈快捷。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陈唐山岁月不饶人的感叹,也写出了陈唐山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步履如风的形象,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二:借问龄几何,七十又多年。
注释:①七十又多年,指陈唐山已经活到了七十多岁。
译文:借问长寿之年是多少?已活了七十又多年。
赏析:这是对陈唐山年龄的提问。诗人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他对陈唐山的敬慕之情。
其三:杯酒随后生,长日竟追欢。
注释:①杯酒随后生,指与陈唐山畅饮美酒;长日竟追欢,指尽情地饮酒作乐。
译文:举杯向长寿的人敬酒,在长日里尽情地饮酒作乐。
赏析:此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觞百壶”,说明宴饮场面盛大;“长歌行”则表现了宴会的气氛热烈欢乐。
其四:图书不尽意,悠悠细讨论。
注释:①图书不尽意,指阅读书籍而有所感悟;悠悠细讨论,指与友人细细地交流心得。
译文:阅读无穷的书籍却仍感到不尽兴意,于是便与友人慢慢细细地交流心得。
赏析:“图书不尽意”一句是虚写。从字面上看,似乎读书读得津津有味,但实际上却是言外之意。“图书”二字,既是实指,又是虚指,即泛指一切书卷。作者之所以称“图书”,可能是想强调其丰富、广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作者却觉得读书并不尽兴,因为自己还有许多未解之惑。所以,这两句实际上是在说自己虽然读书不少,却仍有许多事情不明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其五:道心乃如此,精神即大丹。
注释:①道心乃如此,指修行之道就是这样;精神即大丹,指修炼精神就象炼制仙丹那样。
译文:修道之心就是如此,修炼精神就象炼制仙丹那样。
赏析:这是一首劝勉诗。作者劝勉陈唐山要修道,要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以期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庄子·逍遥游》中曾提到道家修炼的神仙,这里作者用“大丹”一词,暗喻陈唐山要像仙人一样修道,达到精神升华的境界。
其六:阴功行已满,终须骖紫鸾。
注释:①阴功,指暗中的功德;骖,驾着……的意思。
译文:暗中的功德已经圆满,最终一定乘着紫红色的仙鹤飞升。
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说,你暗中的功德已经完成,终于可以乘着紫色的仙鹤飞升而去。这是对陈唐山的祝福语,希望他能获得长生不老的仙术而永远留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