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归来谩赋诗,茅齐老去足栖迟。
此心闲静谁能识,唯许庐山惠远知。
栗里归来谩赋诗,茅齐老去足栖迟。
此心闲静谁能识,唯许庐山惠远知。
译文:
回到故乡的栗里之后,我徒劳地写下了许多诗篇。随着岁月流逝,茅屋变得陈旧,我已足够舒适。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只有庐山的慧远大师能够理解我心中的宁静。
注释:
- 栗里:地名,位于浙江省上虞市,是谢肃的故乡。
- 谩赋诗:随意写诗,表现出谢肃对诗歌创作的轻率态度。
- 茅齐老去:“茅斋”指的是简陋且陈旧的住所,“老去”则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状态的变化,暗示诗人已经适应了简朴的生活。
- 此心闲静谁能识:指诗人心中那种超然物外的宁静状态,这种心境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 唯许庐山惠远知:只有庐山的慧远大师能理解并赏识这种心境,体现了诗人对慧远大师的尊敬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首联“栗里归来谩赋诗,茅齐老去足栖迟”直接点出了作者从外界繁华回归到故乡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颔联“此心闲静谁能识,唯许庐山惠远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慧远大师的心境,强调了自己在尘世纷扰中保持的一种超脱和平静。尾联“满轩松月夜将残,激枕江声梦不安”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谢肃对生活哲学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