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日暖莺声好,春殿月明花影低。
楚客伤春浑未赋,东风那得送春归。
春园日暖莺声好,春殿月明花影低。
楚客伤春浑未赋,东风那得送春归。
诗句与译文对照
第一句:
原诗:“春园日暖莺声好。”
翻译:“春天的花园里阳光温暖,黄莺的鸣叫声听起来十分悦耳。”
第二句:
原诗:“春殿月明花影低。”
翻译:“在华丽的宫殿中月光明亮,花朵的影子显得格外柔和。”
第三句:
原诗:“楚客伤春浑未赋。”
翻译:“远离家乡的楚地游子还没有写诗表达对春天的伤怀之情。”
第四句:
原文:“东风那得送春归?”
翻译:“春风怎能将我送回故乡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与瑕的作品,题为《别馆都春(丙寅三月七日)·其二》。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和离别之愁的情感。
艺术手法分析:
- 意象的使用:诗中的“春园”和“春殿”作为背景被反复提及,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气息和华丽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声音的运用:黄莺的鸣叫和风的声音被描绘出来,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
- 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比“楚客”和“东风”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春天的留恋。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主题,也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
语言风格分析:
- 简练的语言:整首诗虽然简短,但每一句都富有深意,显示出诗人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
- 含蓄的表达: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如“春风”和“楚客”,使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远。
- 情感的传达:诗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故乡和友人的深情厚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悲伤和怀念。
这首诗是霍与瑕对春天美景的赞颂,也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哀愁。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对时间流转、生命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