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关来宿雨晴,南公遗谶以堪凭。
还知生死从天定,只把丹心注玉京。
【注释】
①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
②二月二十日:农历二月二十日为清明节,是古代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此句表明诗人于清明时节离开漳州回闽省宪司。
③自漳州府回闽宪:从漳州回到福建的行政长官那里去。闽宪,指的是福建的行政长官。
④思去年七月五日出闽关:回忆起去年七月五日离开闽关的情景。闽关,指的是福建省的关口。
⑤出闽关土人云:离开闽关的时候,当地百姓告诉说。
⑥“宪司”二句:指福建行政长官初过此地时遇到微雨,所以有小不利;今天又出关,天日晶明,旌节(一种官用旗)应当复还。宪司,指的是福建行政长官。初过,初次经过。值微雨,遇到了微雨。小不利,有小不便或不顺利的意思。今出关而天日晶明,今日出来关外,天气晴朗。天日晶明,指天气晴朗。旌节,是指官员的旗帜。复还,意思是返回。
⑦及至京师:到达北京。
⑧纠劾奸贪事既得实:到京师后纠劾奸贪之事已得到证实。即已经得到了证实。
⑨彼乃伏诛:那家伙被依法判处死刑。彼,代指奸贪之人。
⑩我则还职再入关:而我则恢复了官职,再次进入闽关,也就是进入福建的关口。
⑪天又晴人复云:天空又晴朗起来,人们又在说。
⑫必大亨也:一定会大有作为吧。
⑬前后所作二绝句谩志:前后所作的两首诗姑且记下,聊以自慰而已。谩,随便,姑且。志,记载、记载。
⑭南公遗谶:指南宋宰相李纲在靖康之难后被俘北迁途中写的《靖康传信录》,其中有预言国家将大治的“遗谶”。南公,指南宋宰相李纲。遗谶,指过去的预言。
⑮堪凭:可以凭借。堪,可以、能够的意思。
⑯生死从天定:生死由天意决定。
⑰只把丹心注玉京:只是将一颗忠贞的心寄托于玉皇宫阙之上。丹心,比喻忠贞的心志。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渴望和对奸佞之徒的憎恶。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易,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因思念去年七月五日出闽关时的情景而作诗。诗人当时刚从漳州府回到福建的行政长官那里,心中充满了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期待和对奸佞之徒的憎恶之情。第二句回忆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当年微雨带来的不便感到惋惜的心情。第三句描绘了今日天气晴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心中的郁闷已经消散,心情舒畅愉悦。第四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渴望和对奸佞之徒的憎恶之情。第五句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第六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期望和对自己即将恢复官职的欣喜之情。第七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和提醒,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和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