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出王屋,既伏仍流行。
大河不能限,东南溢为荥。
荥阳古虢邑,鼎峙京索城。
虎牢足形胜,河汴扬濯清。
晋楚既迭霸,刘项复兵争。
成皋口宜守,敖仓粟方盈。
创业虽足赖,匪德何由成。
东都绍炎祚,不席地势兴。
山川失险阻,天地载清宁。
昭代御宇内,兹土丽神京。
人民日巳众,击壤歌隆平。
焉知客游士,念此愧深情。
愿为东飞鹤,一举还蓬瀛。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地点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我们来看第一句“荥阳”。荥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古代的重要城市。这句诗描述了济水从王屋山流出,然后继续流淌。接着提到大河不能限制它,所以它东南流成为荥阳。这里提到了荥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

接着是第二句“鼎峙京索城”。这里的“鼎峙”指的是两座高大的山峰并立在一起,象征着两地之间的平衡和稳定。而“京索城”则是荥阳的古名。这句诗描绘了荥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第三四句是关于“虎牢”与“河汴扬濯清”的描述。这里的虎牢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古代的军事要塞。而河汴则指的是黄河和汴河,两者都是重要的河流。扬濯清则意味着河水清澈,象征着荥阳地区的繁荣和安定。

随后,诗句转向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五到八句描述了晋楚、刘项等历史时期的争霸战,以及成皋口和敖仓这两个战略要地的坚守。这些描述反映了荥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以及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

第九句“创业虽足赖”表达了诗人对创业者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成就值得人们尊敬。第十句“匪德何由成”则指出,仅凭才华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德行才能成就一番大业。这是对领导者的要求。

诗句转向地理和政治环境。第十一句“东都绍炎祚”,这里的“东都”指的是洛阳,而“绍炎祚”则是指继承皇位。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这座城市未来的期望。第十二句“山川失险阻”则暗示了洛阳周边的自然条件,而第十三句“天地载清宁”则表示洛阳地区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整首诗以“昭代御宇内,兹土丽神京”作为结尾,强调了洛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力。同时,诗人还提到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和人民的幸福感,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荥阳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