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威清楚㵝,霓望切闽中。
六月鹅湖畔,千山鸟道通。
迅雷驱骤雨,急电引凉风。
扫尽人间暑,衮衣方始东。

【注释】

①侯戎院:即侯官,南宋福州府治所在地。

②闽中:福建中部地区。

③六月初六日(农历)在福州,是一年中暑气开始减退的时候。

④千山鸟道通:千山万壑之中的通道很多,可以直达目的地。

⑤雷霆:形容雨势很大,像打雷一样。

⑥衮衣:古代天子所穿的礼服。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于淳熙六年(1179)六月,时诗人因事被贬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候官,即福州。这首诗是作者与好友陈宓饯别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意。

首句起笔不凡,“霜威清楚㵝”,以“清楚”点出气候,又用“㵝”字写风,把风写得更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强烈,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霓望切闽中”,“望”字承“清楚”来,说明作者送别友人后,还望着友人远去的背影。“切闽中”则说明送别的地点在闽中。“闽中”,指福建省一带。

二句紧接上文,“六月鹅湖畔,千山鸟道通”,点明送别时间是在夏秋之际,天气炎热;又通过“鹅湖”二字,暗示送别的地方有美丽的风光。“千山鸟道通”,既写山多路险,又暗喻友人前程远大,前途无量。这两句写景,既点明了题中的“闽中”,“又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气氛。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闽中之景:“迅雷驱骤雨,急电引凉风”。“迅雷”和“急电”都是写风雨,但一个突出其声,一个突出其势,使读者仿佛看到了狂风暴雨的景象。“驱骤雨”“引凉风”则是写风雨过后带来的变化,也暗含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一路顺风,平平安安地到达目的地。

五、六句写景收尾:最后两句“扫尽人间暑,衮衣方始东”,写夏日炎炎已过,暑气全消。而作者自己却仍穿着华丽的官袍,准备到东边去。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行动,虚写的是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及对友情的珍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不完全是写离情别绪,而更多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