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胥浦上绿杨边,客里清明系客船。
莫遣桃花作红雨,且看榆火散青烟。
笙歌谩说承平日,耕稼深期大有年。
邂逅农人即相慰,军储无限望吴天。
注释:
乙巳年清明节在柳胥浦停泊,船上系着客船。不要让桃花像雨点一样落下;且看榆树的火苗把青烟烧散。笙歌声中漫说承平日,耕田的人盼望有好的收成。偶遇农人便相慰安,军需物资无限寄托希望。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停泊在柳胥浦上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首联:“柳胥浦上绿杨边,客里清明系客船。”描绘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停泊在柳胥浦上的所见景象。这里的“客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位游子,身在异地。而“系客船”则表达了他的心情,他正在为即将离开这个地方而感到依依不舍。
颔联:“莫遣桃花作红雨,且看榆火散青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要让桃花像雨点一样落下,而要看榆树的火苗把青烟烧散。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桃花与榆树的火苗进行了对比。桃花虽然美丽,但是容易凋零,而榆树的火苗却是长久不息的,它象征着坚韧和永恒。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颈联:“笙歌谩说承平日,耕稼深期大有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笙歌声中漫说承平日,耕田的人盼望有好的收成。这里,诗人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对那些只知笙歌声中的太平盛世而不知耕种劳作的重要性的人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只有通过辛勤的耕耘才能获得丰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尾联:“邂逅农人即相慰,军储无限望吴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遇到农人就相互安慰,军需物资无限寄托希望于吴天。这里的“邂逅农人”指的是遇到农民朋友,“吴天”则是指遥远的天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认为,只有依靠农民的支持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整首诗以清明节期间的所见所感为主线,通过对柳胥浦上的美景、桃花与榆树的对比以及笙歌声与耕田人的对比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